高铁站建在哪儿,不只是画条线的事,里面的门道,关乎一个地方的未来


说起来,一条新的高铁线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大好事,尤其是一条几乎拉成直线的高铁

看到广清永高铁的规划图,第一感觉就是舒服,几乎就是尺子画出来的一样,没什么绕来绕去的弯路,这种效率,一看就让人觉得靠谱

以前从永州去广州,晃晃悠悠要三个钟头,以后这条线通了,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这省下来的时间可不是一点半点,对经常两头跑的人来说,体验感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不光是方便两地的人,这条线还能给京广高铁分担不少压力,整个中西部地区的人去大湾区都更方便了,以前一些不通高铁的地方,比如宁远、蓝山,这次也算是盼到了

一条线,把很多地方都盘活了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一些小插曲,这次的争议就出在蓝山站的选址上

一开始的方案,是把站设在所城镇,这个地方离蓝山县城有25公里,这就让不少蓝山人觉得有点别扭了

你想想,坐着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风驰电掣地到了,结果下车还要开半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家,这高铁的“快”是不是就打了点折扣

当地人有几个顾虑,我觉得挺实在的

一个是觉得,就算把站往县城那边挪一点,对整条高铁线路来说,也算不上绕了多大的弯,影响不了整体的速度

还有一个担心,车站离县城那么远,万一以后坐车的人不多,车次少了怎么办,那高铁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就小了很多吗

最直接的一点,游客坐高铁来玩,要是站点就在县城边上,下车吃个饭、住个店,都很方便,消费自然就留在了县城,可要是设在20多公里外,很多人可能下了车就直奔景区,玩完就走,县城捞不着什么好处

所以很多人都希望,站点能离县城近一点,再近一点

当然,也有人支持原来的方案,觉得设在所城可以照顾到周边更多乡镇的人,而且离几个景区都不远,可以搞个旅游集散中心之类的

这事儿吧,就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站在规划者的角度,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高铁线路要尽量直,才能保证速度,这是大原则,而且县城周边拆迁成本高,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好在,后面的发展挺让人欣慰的,网上的各种意见,官方是听进去了,也做了调整

最新的方案,把蓝山站改到了离县城只有5公里的地方,这个距离就很舒服了,既没有过分影响线路的笔直,也照顾了当地人的方便,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折中方案

这个事情其实也反映出一个道理,大的基建工程,不只是工程师在图纸上画几条线那么简单,它关系到沿线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多听听大家的声音,找到那个平衡点,事情才能办得更圆满

除了蓝山站,这条线其他的站点也挺有意思的

双牌站,人不多的小地方,也设了站,以后广东人想去阳明山玩,坐高铁直达,多方便

宁远站,离九嶷山舜帝陵很近,连州站,设计得像瑶族的吊脚楼,这些设计都花了不少心思,不只是一个交通枢纽,更像是一个个展示地方特色的窗口

看得出来,这条高铁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运输,更是为了把沿线的好山好水、特色文化给串联起来,让外面的人能更方便地走进来,也让里面的好东西能更顺畅地走出去

这么一条投资超过950亿的线路,从提出想法到快要动工,等了快十年,这里面凝聚了多少人的期待和努力

它拉近的不仅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更是人心与机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