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综艺终于敢说了! 刘晓庆、刘嘉玲说出大瓜!
《一路繁花饭桌》最新一期刘晓庆夹着菜说:“以前跟我同组的演员,连词都不背,全程念 1234567,把斯琴高娃气得当场翻白眼。” 话音刚落,刘嘉玲立刻接话:“这人我认识,得算我后辈的后辈的后辈。”
几个影后级别的姐姐围坐饭桌聊得热火朝天,没有打码没有消音,这尺度太大了我像只在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不过有弹幕却说:这明明只是正常的行业见闻分享,怎么就成 “大尺度” 了?难道内娱已经脆弱到连演员不背词都不能说了?

刘晓庆提起那段往事时毫不含糊,说那位演员不仅不背台词,还理直气壮找借口:“反正后期会配音,我记动作就行。” 她吐槽时手都在抖,看得出来是真的气不过。一旁的宁静立刻附和,说自己也遇见过类似情况,有年轻演员拍对手戏时只会念数字,她只能对着空气演完整场戏。没有遮遮掩掩,没有欲言又止,姐姐们的坦荡反而让观众反应过来:原来这种行业乱象早就存在,只是没人敢说而已。

可为什么说几句实话就被夸 “尺度大”?现在的娱乐圈早就被利益捆成了一团,艺人、公司、平台、广告商环环相扣,说真话不仅没用,还可能把自己拖下水。退圈的化妆师爆料,艺人连朋友圈都要公司审核,想帮朋友说句话都能被收走手机,就怕得罪人丢代言。
三年前有演员出事,合作过的 17 个人里 15 个赶紧删合照,唯一敢发声的直接被骂到消失。胡歌当年力挺蒋劲夫被群嘲,更是成了圈子里的 “反面教材”,现在大家都信奉 “不说话最安全”。在这种环境下,刘晓庆们敢指名道姓(虽然没说全名)吐槽行业乱象,自然成了 “异类”。
娱乐圈一边捂嘴不让说真话,一边又拼命买热搜求关注。今天 “某明星机场穿搭”,明天 “某艺人喝奶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刷爆榜单,可一涉及真问题就集体失声。买热搜的时候盼着全世界讨论,一说行业乱象就喊‘别碰’,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些被吐槽的 “数字演员”,说不定前几天还靠着营销 “敬业” 上过热搜。
刘晓庆拿过三座百花奖,刘嘉玲是金像奖影后,宁静更是从影三十年零差评,她们早就不需要靠流量和资源续命,自然不用看别人脸色。可普通艺人就没这么幸运了,某真人秀导演透露,嘉宾的 “即兴反应” 80% 是彩排过的,连流泪时间点都精确到秒,因为背后公司都跟平台有合作,谁都不敢得罪人。

之前《王牌对王牌》关晓彤就因为剧本桥段被误读,差点人设崩塌,这也让更多艺人不敢轻易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