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暴涨背后:重温1980白银崩盘夜,历史会否重演?
**引言**朋友们,当你凝视着今天狂飙的黄金价格,高喊着“黄金永远涨”的时候,你是否闻到了一丝熟悉的、夹杂着狂热与危险气息的味道?这味道,像极了1970年代那个属于白银的疯狂时代。当时,整个世界都坚信“白银牛市,永垂不朽!”。而在这场史诗级狂欢的背后,站着两个德州的石油大亨——亨特兄弟。他们不甘于只做富豪,他们想做的,是扼住全世界金融咽喉的上帝。他们用七年时间,从市场上“偷走”了足以动摇全球经济的巨量白银,并最终用这些白银作为核武器,对美国政府发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讹诈。当他们亮出最后一张血色底牌时,整个白宫都陷入了死寂。---#### **01**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一个黄金的光芒掩盖了一切的时代。而白银,就像一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灰姑娘,价格低贱到令人发指——每盎司仅仅2美元,比一顿像样的午餐还便宜。在金融市场的操盘手眼中,一个供给稀少、价格却像白菜一样便宜的东西,意味着什么?朋友们,请把这两个字打在评论区——利器!是的,一把可以收割全世界的利器。而发现这把利器的,正是来自德克萨斯州的亨特兄弟。他们不是普通的华尔街精英,他们是挖石油出身的野蛮人,骨子里流淌着孤注一掷的赌徒血液。他们的计划,简单、粗暴,却又直指要害。第一步,他们像贪食蛇一样,开始从现货市场上疯狂地、悄无声-息地吞噬实物白银。他们买来的白银,既不打造,也不出售,就只是把它们锁进世界各地的金库里,让它们从市场上彻底消失。朋友们,请记住“悄无声息”这四个字,这片笼罩在市场之上的战争迷雾,将是他们最终掀桌子时最重要的筹码。第二步,与吞噬现货同步,他们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了天文数字般的多头头寸。什么是期货?你不需要懂那些复杂的定义,你只需要知道,亨特兄弟签下的每一份合约,白纸黑字写的都是:“未来某天,你们必须把约定数量的白银实物,亲手交到我手上!”看明白了吗?一边,他们让市场上的白银实物越来越少。另一边,他们用合约逼着别人必须在未来交出更多的白银实物。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一个左脚踩右脚就能螺旋升天的金融永动机!到1973年,他们已经悄悄买下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白银现货和高达3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市场的反应来了。白银正常的供需平衡被彻底打破,价格开始像坐上火箭一样蹿升。那些期货合约的卖方,为了能在未来履约,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市场上高价搜寻现货白银,而这又进一步推高了银价。亨特兄弟金库里的现货在升值,手里的期货合约同样在疯狂升值。白银,就此开启了它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各路资本、机构、甚至普通散户,都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银价从2美元,轻轻松松就翻了三倍,冲上了6.5美元。更具戏剧性的是,由于银价多年半死不活,许多银矿主早就心灰意冷,关门大吉,甚至欠了一屁股债跑路了。现在,亨特兄弟硬生生把价格抬了起来,这些矿主们又看到了希望,纷纷回来重新开工。但是,恢复生产需要时间,矿井重启、设备调试、工人招聘……这一切都意味着,在短期内,白银的供给量根本不可能跟上需求爆炸式的增长。而亨特兄弟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还在不断地买!买!买!
#### **02**就在亨特兄弟以为可以永远享受这种双引擎驱动的财富暴增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如同一头史前巨兽,猛地从半路杀了出-来。刚抬到6块5,市场突然开始下起“白银暴雨”。一股庞大到令人绝望的卖盘,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向了市场。亨特兄弟懵了。「不是哥们,你谁啊?」这股力量不是任何一家机构,也不是任何一个富豪,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墨西哥政府!墨西哥,自古以来就是产银大国,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全球第一大白银生产国。(顺便提一句,大家猜猜现在的世界第二是谁?没错,就是我们中国。)回到那个年代,墨西哥政府的国库里堆积着山一样的白银,正愁卖不出去呢。结果天上掉馅饼,不知道哪个大善人,竟然把银价炒到了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高度。墨西哥政府的官员们乐开了花:「我管他是谁在操纵,卖就完事了!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值钱的银子!」于是,高达5000万盎-司的实物白银,如同开闸泄洪一般,被墨西哥政府源源不断地抛向了市场。市场的供需关系瞬间逆转。亨特兄弟傻眼了,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在国家机器面前的渺小。「怎么这么多银啊!」起初,他们还想凭着家族的财力硬扛,试图接下墨西哥抛出的所有白银,稳住价格。但他们很快就绝望地发现,买不完,根本买不完!他们的资金,在主权国家的无限库存面前,就像是往大海里扔石子,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家族的资金链终于扛不住了,银价开始掉头向下,持续暴跌,一路跌回了3.8美元。那些刚刚重新开工的银矿主们,还没来得及赚到钱,一看银价又崩了,再次琢磨着跑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这一次,亨特兄弟吃了个天大的哑巴亏,自己辛辛苦苦搭好的台子,唱戏的却是墨西哥人。他们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抬轿人”。但这次惨痛的失败,非但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点燃了他们心中更加疯狂的野心。失败让他们领悟到了一个真理:要对抗一个国家,你就必须拥有能与一个国家相抗衡的力量。那么问题来了,各位操盘高手,如果你要对抗一个国家的资金量级,你会怎么做?请把那两个字打出来——杠杆!
#### **03**亨特兄弟带着这次失败的教训,开始酝酿一个真正惊天动地的阴谋。他们利用之前做石油生意时,在中东积累下的深厚人脉和信誉,找到了新的盟友——因石油美元而富得流油的沙特王室。沙特的酋长们,正手握着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寻求着比石油更刺激、更高效的投资渠道。亨特兄弟的计划,完美地契合了他们的胃口。双方一拍即合。亨特兄弟成功拉拢了沙特某商业银行和国家主权基金的融资,并与两位沙特酋长联手,成立了一个名为“国际贵金属投资集团”的金融巨兽。至此,一个巨大的、混合了美国石油财富和中东主权财富的“买银资金池”正式诞生。这个资金池里的钱,大部分都不是亨特兄弟自己的,但这恰恰意味着,它的体量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级别——国家主权级别!此刻,亨特兄弟才真正感觉,他们拥有了可以对抗全球任何一个空头的底气,包括墨西哥这样的产银大国。既然你已经拥有了核武器,那你还会满足于小打小闹吗?一个更大、更黑暗的阴谋,正式浮出水面。第一步,依旧是买银,而且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隐秘,更加狡猾。他们打着国际贸易需要贵金属结算的幌子,同时成立了上百个空壳公司作为买入主体,混淆视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账户矩阵。每一笔购买金额,都被拆分成无数笔不起眼的小额交易。你以为这只是为了“偷偷”买入吗?不,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让全世界任何一个监管机构,包括美国政府在内,都无法真正摸清他们到底控制了多少白银!这一点,至关重要,是他们为最终决战埋下的最深伏笔。当然,他们继续着之前的“阳谋”:左手现货,右手期货,从两个维度制造白银短缺的恐慌。而且他们买期货合约的目的极其单纯,不是为了炒作价格,就是为了在交割日,把冰冷的、沉甸甸的白银实物,从交易所的仓库里,搬进自己的金库。从1974年到1979年,整整五年时间。亨特兄弟,联合沙特王室,通过无数个公司和经纪商,到底控制了多少白银?1.6亿盎司的现货,这还不包括他们在交易所里持有的近2亿盎司的白银期货合约!1.6亿盎司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当时全球已探明白银总储量的15%!这已经不是富可敌国了,这个家族,物理意义上,就坐在一座银山之上。而最关键的是,亨特家族从未公开过自己的真实持仓。他们时常涉足其他商品交易,表演给外界看,自己并没有把所有筹码都压在白银上。政府部门来问,他们每次都承认自己买了白银,但透露的数字,永远只是真实持仓的冰山一角。这片浓厚的“战争迷雾”,是他们最致命的武器。在他们的操纵下,全球白银需求量暴增到4.5亿盎司,而产能却依旧不足2.5亿盎司。巨大的缺口,让白银价格一路狂飙,在1979年底,成功突破了20美元大关!一场持续了数年的白银长牛,让全世界都对白银产生了无比乐观的预期。那场面,就和今天我们身边坚信“黄金会一直涨”一模一样。白银轮番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家家户户都在讨论白银,它成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04**在媒体和公众的疯狂聚焦下,亨特兄弟的第一张底牌,终于被那些聪明的市场玩家给扒了出来。但这无所谓了,因为这本就是一场阳谋。你自己建立期货合约,要求别人到期交割白银实物。你自己又偷偷把市场上的白银实物买光了,囤起来不卖。市场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少,需要交割的白银却越来越多。这两股力量循环发力,成了一台收割空头的永动机。很多看懂了这个模式的交易者,高喊着“打不过就加入”,也开始学着他们的策略,疯狂囤积白银。于是,全球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极其荒诞的景象:所有人都在举着钱要买白银,然后买完白银都死死地囤在手里,谁也不卖,就等着价格飞上天。朋友们,这个场景,有没有让你想起我们身边那些击鼓传花的游戏?恐慌开始蔓延。芝加哥和纽约两大交易所的仓库里,加起来能用于交割的白银,也不到1亿盎司了,根本无法满足市场上庞大的期货交割需求。交易所被逼得没办法,只能修改规则,宣布禁止任何投资者持有超过300万美元的白银合约。但这种做法,在资本玩家眼里,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你限制我买,不就是因为你怕自己没货交割吗?这不正说明白银现货已经极度紧缺了吗?那我更得赶紧抢了!恐慌进一步加剧了疯抢,而最大的受益者,依然是那个坐在银山之上,冷眼旁观的亨特兄弟。此时,亨特兄弟的真实持仓,依旧隐藏在浓厚的“战争迷雾”之中。但一个更大的谜团开始浮现:所有人都想不通,就算是世界首富,他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为什么亨特兄弟能连续七年,像拥有无限资金一样,不断地吃进白银?他们的第二张底牌,到底是什么?这张底牌,才是他们整个阴谋的核心,一个可以凭空创造资金的金融炼金术。那就是,利用抵押品不断涨价,创造出一个无限杠杆的资金循环!流程是这样的:亨特兄弟用各种主体借钱,然后买进白银。再用他们买来的、并且正在不断升值的白银,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新的贷款。再用贷到的钱,继续去市场上买白银。再用新买来的、价格更高的白银,作为抵押物,去申请额度更大的贷款!这是一个完美的“【买入】-【涨价】-【抵押】-【借钱】”的闭环!其核心,就是保证你的抵押物——白银,价格在持续上涨。只要银价一直涨,他们的风险反而在不断变小,而他们的资金,却可以无限扩张!再加上那个年代松散的金融监管,以及亨特家族和沙特王室的显赫名头,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排着队把钱借给他们。在这样的魔鬼操作下,银价彻底失控,终于在1980年1月18日,突破了50美元的巅峰!从2美元到50美元,25倍的涨幅!那时的K线图,已经不是J型了,它几乎是一根垂直于地面的直线!坐拥最多白銀的亨特兄弟,连做梦都在笑,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兄弟俩抬轿子。然而,就在他们登上世界之巅的那一刻,命运的女神露出了笑容。这不是微笑,而是对他们的嘲笑——你真的以为,市场是自由的吗?他们的对手,不再是墨西哥,不再是任何一个空头,而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存在——美国政府。
#### **05**战斗的号角,由芝加哥交易委员会率先吹响。他们直接将白银合约的保证金,史无前例地提高了6倍!这意味着,亨特兄弟如果想维持现有的庞大合约,就必须在短时间内,筹集一笔天文数字般的现金,来补足新的保证金。这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意图瞬间切断亨特兄弟的资金链。但是,他们低估了“白银牛市,永垂不朽”这句口号的魔力。在那个全民狂热的年代,亨特兄弟就是市场的神。当神需要钱的时候,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比谁都积极。「哦,是亨特先生又来借钱了?快里面请!」这些贷款,在银行家眼中,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资产。抵押物(白银)的价值每天都在飞速升值,有什么风险?白银还会继续涨的,50美元只是个开始,我们的目标是200美元!更何况,这些金融机构自己,也囤积了大量的白银和期货合约,他们也是白银牛市的既得利益者。亨特兄弟轻轻松松地,在短期内就融到了近1亿美元,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风波。白银奇迹,继续!然而,这一次的轻松过关,也让他们的杠杆倍数,变得更大了。眼看第一招没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这个市场的“纪律委员”,终于坐不住了。CFTC很清楚,这场全民囤银的狂潮背后,是一场长达七年的惊天操纵。他们做出了一个严肃到极点的判断:别再管什么狗屁的交易自由和市场信誉了,如果再不使用雷霆手段,整个美国金融市场,都将面临一场系统性的崩溃!真正高端的监管,手段往往非常朴素。CFTC的操作,只有三个字:拔网线!CFTC颁布了一条足以载入史册的规定:从即日起,白银期货市场,只允许平仓(卖出),不允许再开任何新的多头仓位(买入)!这等于直接宣布,白银期货市场上,这场多头击鼓传花的游戏,到此结束!这还没完,CFTC继续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保证金,实施严格的持仓限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最高昂的持仓成本,逼退所有的多头玩家。监管的雷霆手段,终于让银价疯狂的涨势,暂时停住了。但这还不足以致命。真正带来变数的,永远是那些最意想不到的力量。在银价飞涨的这段时间里,欧美的市民们都疯了。他们每天翻箱倒柜,把家里祖传的银质餐具、烛台、首饰,所有带银的东西,都送到熔炼工坊去。工坊门口每天都排着长龙,所有人都想把自家的银器融掉,铸成标准的银块,然后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卖银”运动,让白银的供给,开始从民间莫名其妙地大量增加,给银价带来了巨大的下行压力。然后,好巧不巧,屋漏偏逢连夜雨。美联储,宣布加息了。这是一个热知识:在那个时代,美元强,利率升,则金银弱。加息意味着,我把钱存银行或者买国债,都能获得很高的无风险收益,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追逐风险巨大的白银呢?美联储这致命的一刀,精准地捅在了白银的心脏上。就是这么多个“寸劲”,在同一时间,打在了白银的身上。白银的价格,终于开始掉头向下了。
#### **06**血崩,开始了。白银价格的下跌,对于亨特兄弟那个庞大到恐怖的杠杆帝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抵押物的价值在缩水。意味着他们的保证金账户,出现了巨额亏空。意味着他们必须立刻、马上,补充更多的现金,否则就会被强制平仓!而他们需要的现金流,是一个天文数字。亨特兄弟并没有放弃,他们像疯了一样,继续到处借钱。他们一方面要补足保证金,另一方面,竟然还想继续买入白银,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的抛压,把价格重新拉回去。但这一次,天平已经彻底倾斜了。市场的预期,已经从狂热的兴奋,转为了彻骨的恐惧。银行家们也开始害怕了,他们关上了借贷的大门。亨特兄弟的借钱之路,第一次变得如此困难。大厦,开始坍塌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纽约的一家投资商Bache。亨特兄弟需要给Bache补上1.35亿美元的保证金,Bache下了最后通牒,他们不打算再等了。1980年3月25日,成了决定命运的日子。亨特兄弟再也挤不出一分钱了。于是,Bache按下了“卖出”按钮,开始抛售亨特兄弟抵押给他们的白银,以收回现金。仅仅为了清偿这一笔债务,就有850万盎司的白银,如洪水般倾泻到市场上。这就像在拥挤的火车站里,突然有人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句:“有炸弹!”所有处于恐惧边缘的资本玩家,一看大事不好,该来的终于来了!人群瞬间炸开,如惊弓之鸟,开始不计成本地疯狂抛售白银。他们推搡着,拥挤着,踩踏着别人的尸体,争先恐后地逃命。崩盘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阻挡。白银价格从50多美元,瞬间雪崩,一头冲向了个位数。1980年3月27日,是历史上跌得最猛的一天,史称“银色星期四”。至此,亨特兄弟,彻底败北。一场席卷全球白银市场的海啸,开始了它无差别的屠杀。#### **07**所有人都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亨特兄弟将申请破产,成为历史上最大的输家。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亨特兄弟,却陷入了一种疯魔般的状态。他们狂笑着,将手伸进西装的内兜,缓缓地,又抽出了一张牌。这是他们的第三张底牌。一张冒着鲜红血色,仿佛用鲜血书写的底牌。这张牌上,没有数字,没有花色,而是一张张密密麻麻的表格。表格上,详细标注了亨特兄弟每一笔买入白银的记录,每一个仓库里存有白银的数量,以及……他们用这些巨量白银作为抵押,向美国各大金融机构所借的每一笔贷款!每一笔,都带着讽刺和奸笑。当这张带血的牌,被放在美国政府眼前时,整个白宫都慌了。之前那片笼罩市场七年之久的“战争迷雾”,在这一刻,才被彻底揭开!政府知道亨特兄弟囤了很多白银,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亨特兄弟囤积的白银,已经多到了足以截断全球流通的程度!亨特兄弟用天量的白银,捆绑了整个市场。更致命的是,他们用这些白银作为抵押物,捆绑了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金融机构!现在,仅仅是几百万盎司的抛售,就已经造成了灾难。如果亨特兄弟控制的上亿盎司白银,全部因为破产而被清算,那将会发生什么?白银的价格,将会变得比厕所里的废纸还廉价。而所有借钱给亨T特兄弟的美国大银行,将面临巨额亏损,瞬间休克!届时,美国的银行们,将集体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场比1929年大萧条还要恐怖的金融海啸,将席卷美国,乃至全世界。亨特兄弟的潜台词,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如果财政部不帮我还钱,那就大家一起死!」这是人类金融史上,最疯狂、最赤裸裸的敲诈!我的评价是: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万,你还不起了,你应该恐惧。但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亿,你还不起了,那么恐惧的,就该是银行了。因为救你,就是在救他们自己。这还不是最抽象的。当时的信息化程度极低,这为亨特兄弟的终极讹诈,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亨特兄弟甚至夸大了他们的白银储备量,也夸大了他们对金融系统的渗透程度。此时的美国政府,就像是坐在牌桌上,面对亨特兄弟推出的All-in,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痛苦。因为,政府也处于“战争迷雾”之中,他们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估量出不救亨特兄弟的真实后果。而且,亨特兄弟能苦心经营七年,钻了这么大的空子,本身就是政府监管的失职。一旦洪水爆发,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要为此负责。在权衡了所有的利弊之后,美国政府面对亨T特兄弟的All-in,缓缓地,说出了那个词——Fold。他们不敢赌了,选择了妥协。最终,美国政府破天荒地批准了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专门用于救助亨特兄弟。同时,对各个涉事银行大开绿灯,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稳住亨特兄弟,求求你们别掀桌子,别把所有的白银都卖了,和整个金融系统同归于尽。作为代价,亨特兄弟让出了家族大量的油田和最核心的石油公司。虽然失去了帝国,但他们成功保住了家族的财富,避免了灰飞烟灭的命运。这场闹剧的烂摊子还没结束。美国政府开始了经典的甩锅操作,把矛头对准了“外部势力的阴谋”——沙特财团。而无数在白银牛市中追涨杀跌、赔了钱的散户,将亨特兄弟告上法庭,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要求财富的“按闹分配”。在媒体的渲染下,亨特兄弟成了邪恶的代名词,而所有跟风炒作的人,都成了无辜的羔羊。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至此,期货市场的监管被空前加强,白银想再通过加满杠杆来绑架金融系统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但故事,真的结束了吗?如果你把银价拉到全历史周期,你会发现,在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沉寂后,2011年,白银又发动了一波更加诡异的死亡冲锋。而在近十几年的白银博弈中,牌桌上,开始出现一条东方巨龙的身影。但,那就是下一个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