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抵制中国核航母计划?和平时期优势显著,战时暴露致命短板?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刚亮完相,军迷圈里又为新话题吵翻了天。咱们的第四艘航母,004,到底上不上核动力?

这问题,简直比豆腐脑吃甜还是吃咸,更能引爆社交网络。有外媒信誓旦旦,说大连船厂里,核航母的龙骨都快铺好了。这话一出,网上立马裂成两大阵营,口水仗打得那叫一个热闹。

一派人觉得,核动力就是蓝星海军的VIP门票,没这玩意儿,谈什么全球部署都是白扯。另一派却直摇头,说核航母就是个花架子,看着唬人,真动起手来,浑身都是弱点。

一提“核”字心就慌

反对的声音里,最扎心的就是对核泄漏的恐惧。这也难怪,毕竟福岛核事故的阴影,现在还没散干净。当年美国“里根”号跑去救灾,结果自己十几个兵都测出了辐射。最后灰溜溜地掉头就跑,那场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这事儿,就成了反对派手里最硬的牌。“核航母要是被打沉了,那不就是一个移动的核坟场吗?”“咱们的黄金海岸线,可经不起这么一场浩劫。”这话听着,确实让人后背发凉。但用十几年前的老眼光看今天,就有点刻舟求剑了。

老皇历不管用了

咱们新一代的舰用反应堆,安全这块早就不是问题了。技术细节咱不多说,就打个比方。它不仅有两套独立的冷却系统,等于上了双保险。外面还套了个“金钟罩”,叫非能动安全壳。

说白了,就算在战场上硬扛一发导弹。这套系统也能保证反应堆在72小时内自己安全熄火。事故率比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标准,还要低整整十倍。这安全性,已经不是一个次元了。

贵?那得看怎么算

除了安全,还有人担心修起来麻烦。去年美国“杜鲁门”号在港口蹭了下货船,就得回厂大修。结果美军在红海的任务直接断了档,搞得手忙脚乱。有人就说了,这要是换成我们,远洋部署的链子也得断。

这想法,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恐怖的工业产能。我们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这话可不是吹的。大连、江南两大船厂能同时开工造航母,这是什么概念?核航母的核心问题,从来不是修得慢,而是你有没有能力修。咱们现在技术、产能全都有,这根本算不上短板。

最后就是钱的事儿。核航母造价是常规的两倍,后期维护更是天文数字。美国“尼米兹”级一次大修要花40亿美元,确实贵得吓人。但账不能这么算,得看全寿命周期。常规航母跑远洋,光加油的时间和油钱就高得离谱。核航母一次换料能管几十年,综合下来,反而更省钱。

更何况,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我们海外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投资,八成的石油要走海路。这些命根子的安全,难道不值一艘核航母吗?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省。

成年人不做选择题

其实,官方早就悄悄指了路。国防部发言人说,航母发展一看国家安全,二看技术水平。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没承认,但关键是也没否认啊。熟悉官方话语体系的,都明白这叫“低调务实,稳步推进”。

海军政委袁华智的话就更直白了。他亲口说,核动力航母“没有技术瓶颈”。什么时候公布?“到时候就知道了”。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拼搏和真正的技术突破。连央视都“剧透”说,下一代航母就是核动力加电磁弹射。官方媒体的暗示,比直接官宣还说明问题。

技术上,咱们的底气足得很。新一代舰用反应堆,功率比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还强四分之一。体积却小了15%,燃料利用率更是高达95%,美国只有40%。这意味着我们的核航母,在海上能待得更久,拳头也更硬。再配上马伟明院士那套全电推进系统,简直是天作之合。作战效率,直接拉开一个身位。

当然,技术再牛,也得有用武之地。看看我们越来越大的海外利益,就知道核航母是“必需品”。从亚丁湾护航,到保障马六甲生命线。常规航母那点续航,实在捉襟见肘。高强度任务下撑死两周就得找奶妈,核航母能持续部署一个月以上。这个差距,在远洋就是决定性的。

美国海军也不是一步就跨进全核时代的。当年“尼米兹”级服役时,常规航母还好几艘在岗。人家花了几十年过渡,我们为什么非要一口吃个胖子?最稳妥的路,已经摆在眼前了。近海,比如南海,常规航母吃水浅,更灵活,反应快。远洋,走向全球,那必须是核动力航母的舞台。

大连和江南两大基地同时发力,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一边继续造常规航母,保证舰队规模,满足当下。另一边开建核动力航母,为未来布局,掌握核心。两手抓,两不误,这才是大国的智慧。

结语

总有人说,真打起来核航母全是缺点。这种想法,是对现代战争的误解。大国之间不太可能爆发全面热战,更多的是长期战略对峙。在这种“非战非和”的灰色地带,核航母的无限续航力,就是最强的威慑。比如我们要保障南美的贸易线,常规航母光路上加油就得耗掉半个月。核航母可以做到随时出发,想走就走。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爆发高强度冲突,难道常规航母就更扛打吗?一艘船的生存力,看的是整个作战体系,而不是它用什么燃料。我们先进的反应堆设计,加上强大的护航编队,被击沉的概率微乎其微。

说到底,中国发展核航母,不是为了和谁比赛。而是我们走到今天,发展的必然需要。海外的利益要守护,全球的责任要担当,这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远洋海军。常规航母是我们的“当家花旦”,核动力航母则是未来的“定海神针”。等到那一天,当我们的核动力航母劈波斩浪,驶向深蓝。所有人都会明白,这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守护我们和平发展的钢铁长城。这一步,中国海军非走不可,而且必须走稳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