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票房破2.2亿, 这是陈佩斯“欠”观众的, “真诚”是他的必杀技
陈佩斯新片《戏台》还在热映,就目前的成绩来说,相当不错。
6天票房破2.2亿,再加上网络评分也破了8.1分。
可以说让观众等了30多年未见的陈佩斯老爷子,用这部电影再次证明了自己就是初代喜剧之王,自己就是初代顶流。
那么这部电影,凭什么在《长安的荔枝》和《南京照相馆》两部电影的夹击下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陈佩斯在这部电影中就展示了两个字“真诚”。
1,对观众真诚!
这部《戏台》其实是根据陈佩斯老爷子的爆款话剧改编而来的。
而为了呈现好这部电影作品。
陈佩斯老爷子做了哪些努力呢?
先说演员阵容上,陈佩斯是初代喜剧顶流不假,但是于此同时他也知道当代观众更爱看谁,更喜欢谁的演技。
而为了更好的让角色呈现演技,促进剧情发展。
在这部《戏台》中,陈佩斯老爷子找来的演员,可能都不是顶流,但是他们一个个都是最贴合角色的。
比如黄渤,他在这部《戏台》中饰演的大嗓儿一角一登场,能让观众想到哪些角色?
反正我个人能够想到黄渤在《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黑皮,能够想到他在电影《杀生》里面的牛二。
典型的小人物,典型的底层角色。
他的神态,他的眼色,他的嬉笑怒骂,都在人物情景里,都是那么回事。
这就是陈佩斯老爷子选角的毒辣之处。
而比黄渤饰演的这个角色更毒辣的还有杨皓宇饰演的经理。
一个八面玲珑的经理,一个见人说人话,一个见鬼说鬼话的经理。
可以说杨皓宇在这部电影中只用一句:“就当是玩了!”
就把这个角色给立住了。
还有余少群饰演的名角凤小桐那就更绝了,从走路到说话的腔调,一直都在戏里,一直都在角色里。
这就是陈佩斯这部电影厉害的地方,每个人物,每个角色,只要一入画,都能够让人忘记之前他们演过谁,有什么代表作。
因为在那个情景里,他们就在戏中,他们就是戏中那个人物。
这种角色贴合感,我觉得在电影中是很少见的。
这也是陈佩斯真诚的地方。
戏比天大,好不容易拍一部电影,就得做到完美,就得做到贴合,就得都在情景里。
这样的戏剧,这样的电影,观众能看不出诚意,观众能不喜欢吗?
2,对艺术真诚!
陈佩斯老爷子这部电影《戏台》看起来是一部荒诞喜剧,其实讲的是陈佩斯对艺术的坚持和执着。
为什么陈佩斯老爷子在巅峰时刻突然消失了,不是他自己想消失,而是有人不想他去舞台上表演。
因为他的喜剧外壳之下,都是对社会现实的讽刺,都是对社会现实的鞭挞。
就像电影里的洪大帅一样,看到霸王死了,他很伤心,他就拿着枪逼着戏班的人去改,不改就要杀掉戏班所有人。
而戏中陈佩斯饰演的班主,以及尹正饰演的金啸天等人的选择是什么?
是坚持,是坚守,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改。
对于剧中戏班的人来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楚霸王项羽注定过不了江东。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陈佩斯老爷子来说,就是对艺术的坚持,就是对喜剧的认知。
他的喜剧就是讽刺,他的喜剧就是敢说敢抨击。
所以有观众讲,这部《戏台》不仅仅只是一部以戏台为背景的大电影,同时讲的还是陈佩斯老爷子这大半生的坚持和执拗。
他没有输,因为他还是当年那个以喜剧为剑劈开社会真相的顶级喜剧大师。
3,对舞台真诚!
陈佩斯1954年出生,到今年已经72岁高龄了。
在这个年纪,还能自导自演,而且全程路演跑下来,确实不易。
最最让人破防的一点还是陈佩斯为了这部电影能够上映真的担了极大的风险。
第一个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京剧题材为背景的作品,这种题材本身在市场上就不吸引观众。
第二个是陈佩斯红是真的红,但是他毕竟有30多年没有和观众见面,观众还买他的账吗?
所以在筹拍这部电影的时候,陈佩斯真的遇到了很多曲折。
有的投资人聊的好好的,就不联系了,有的投资人电话打了,项目聊了,然后就把电话给拉黑了。
但是陈佩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认准了就不放弃的人!
所以到了最后真的是陈佩斯自己押上了身家性命,来推动这部电影,来拍摄这部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朱时茂在看到这部电影上映时,会为陈佩斯担心,会担心他这部电影票房不好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陈佩斯为了这部电影,为了重回大荧幕赌上了一切,他知道陈佩斯把身家性命都放在了这部电影上。
可是陈佩斯最后还是赌对了,他用自己的“真诚”,用自己的“执拗”,用自己的“喜剧”,真的杀了回来。
6天2.2亿票房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靠着良好的口碑和观众缘,这部《戏台》的票房还会往前冲,因为陈佩斯回来了,因为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我们不想看到陈小二输,更不想看到72岁的陈佩斯老爷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