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百发百中,美国模仿伊朗行动,中国再现绝技


《防务博客》7月20日说呀,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最近发布了个高能激光的防空系统,名字叫OW5-A50,正式亮相啦。这个可不一般,意味着中国在定向能这种武器方面,已经迈入了实际战术应用的阶段。

这个系统用的是个8×8的重型轮式底盘,自己就能供能,开起来特别方便,能随时待命搞攻击。它的主要任务是拦截那些低空、速度不快、体型较小的空中目标,比如近年来实战中频繁出现的无人机、巡飞弹啥的,职责可是真的挺实在的。

目前OW5系列已经推出来了三个型号,分别是A10、A30和A50,后缀数字就代表它的激光输出功率,最高那款OW5-A50的功率可以搞到50千瓦,真是厉害。

按照北方工业集团的介绍,这套系统能在几秒钟内把目标稳定照射住,然后用高能激光打掉无人机的关键位置,让它失控呀、爆炸或者直接掉下来,挺厉害的。

跟老一套的拦截办法,比如导弹或者电子干扰比起来,激光可是不一样的存在:速度飞快、精准度杠杠的、隐蔽性好,又省钱,打击成本低,无疑是那种后来居上的新型武器。

实际上,中国在激光武器这块儿的功底可不只是OW5系列那么简单,背后还有不少深厚的积累呢。

之前推出的“寂静狩猎者”系统,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发的,早在2022年就已经对沙特出口了,而且还确认用在了实战中。

在一次由胡塞武装发动的集体无人机突袭行动中,这套系统顺利把至少13架目标给击落了,充分展现了它在应对低空无人机方面的不错实力。

另外一套设备“天盾激光防空系统”也是由电科集团设计制造的,它集探测、识别、锁定和打击于一身,整套作战流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套系统在国际防务展上曾宣传过,成功拦截了21架无人机,且保证了全都命中目标,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这体现出咱们国家的激光武器,不光是在展台上炫耀一番,而是真正走上了战场进行实战运用的路子哩。

从“寂静狩猎者”到“天盾”,再到如今的OW5-A50,咱们国家的战术激光家族已经够齐全了。涵盖各种功率级别和不同的作战平台,不光能用在自家,还能出口出去,真是双重实力呢。

尤其是在中东这个无人机大战持续“火热”的战场上,中国的激光系统表现得那叫一个亮眼,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它的厉害之处。

挺有意思的是,美国最近加快了对伊朗沙赫德无人机的模仿步伐,还在积极推进自己的本土化部署,真是搞得不亦乐乎。

嘿,前段时间,美国国防部在展会上曝光了一款叫“卢卡斯”的新型无人机,名字挺有意思的,它的全名是“低成本自主攻击系统”,听着挺实惠的,设计就是为了省钱又好用。

这款无人机整体长得挺像沙赫德-136,采用了三角翼的设计,看起来挺酷的,除了能飞得远,还能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功能挺全的。

虽然美国方面对外一直说它是模块化无人系统,但从结构和用途来看,卢卡斯实际上就像是美版的沙赫德,没错了。

挺关键的一点是,像卢卡斯这种飞行速度慢、热特征不明显、飞得低、结构也比较脆弱的低慢小型无人机,正好成了咱们中国激光武器的主要目标。

这些系统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用最划算的方式,击落成百上千的低空无人机,讲究实用性,成本上也相对低一点。

当前美国大规模推广卢卡斯这些无人机,实际上也算是给咱们中方的激光系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战练兵对象。

这激光武器之所以特别适合打这类无人机,原因挺简单的。它可以精准锁定目标,还能快速反应,特别适合应对那些体积不大、飞行速度快的小飞行器。而且呢,激光可以连续击打、多次反击,效果比传统的导弹或者火炮可得强得多,成本也低,维护也方便。说白了,就是为这种快速、灵活的无人机量身定做的“杀手锏”。

关键就在于它那种烧穿式的物理原理,正好跟那些动作慢、容易被击中的目标的特点紧密结合,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

激光武器可不是靠爆炸冲击波去打击目标的,它的招数是在一束高能光束聚焦到很小的区域里,短时间内瞬间把温度搞得特别高,把无人机的外壳、推进器或者核心控制部件直接熔掉。

像沙赫德或者卢卡斯这些飞机,通常用的都是轻得不行的复合材质或者木头外壳,根本挡不住激光照射几秒钟就能把温度升得飞快、把外壳或者内部关键部分直接烧焦。

更要紧的是,比起来那种动辄几万美元一枚的防空导弹,激光武器的射击花费就几块钱的电费,面对一大堆、多量的无人机蜂拥袭击时,表现出更高的性价比,压制能力还挺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