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感觉与生俱来, 丝滑流畅, 杨翰森立足美职篮只是时间问题!


通过夏季联赛的表现,相信我们对于杨翰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没有人再怀疑他的高顺位的含金量,在美职篮打出名堂只是时间问题。

杨翰森在夏季联赛场均输出10.8分5板3.8助2.3帽,出场时间只有24分钟,开火权有限。

他的队友太过年轻,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刷分,在技战术配合方面明显欠缺,杨翰森的表现机会并不多。

这也许他新赛季定位相符,做好自己队内角色,逐渐适应美职篮的攻防转换节奏。

我们也不要一开始就指望他能像姚明当年一样,立刻成为球队主要攻击点,3个赛季左右就能够和奥尼尔平起平坐,毕竟姚明当时是状元,已经在CBA拿到总冠军,具有绝对实力。

但是杨翰森具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比赛的感觉非常出色,他知道如何跑位,如何把握最有利的战机,以及如何做好组织策应。

他已经展现出了全能中锋的影子,攻防两端均能做出贡献,2.16米的身高加上115kg的体重,即使对位约基奇、戈贝尔也不吃亏。

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体能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国球员的最大障碍。

美职篮的攻防节奏太快,远非CBA能够比拟,姚明、易建联都是花费了20到30场比赛才能够完全适应。

杨翰森肯定也会需要漫长的适应时间,好在他在新赛季并不是主力内线,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克林根作为去年首轮乐透秀,是开拓者队重点培养的内线,2.18米的身高加上120kg的体重,怎么看都是传统强力内线的模板。

除了克林根,罗威也要排在杨翰森前面,28岁正值巅峰期,标准蓝领,防守强悍,能够捍卫禁区,但是他的膝盖是巨大隐患,杨翰森如果能够保证健康,取代罗威只是时间问题。

即使能够进入常规轮换并且锁定球队主力要内线,杨翰森也不会像姚明一样称霸禁区,也不会像易建联一样飘在外线,他更像是二者的结合体。

看看当年的韦伯、迪瓦茨、萨博尼斯和老米勒是如何打球的,你就能预测一样巅峰期杨翰森的最终形态。

杨翰森自己也说他要像约基奇一样,成为全能版本的内线。

我们不敢说他能达到约基奇那样的高度,但是成为中国版本的约基奇还是大有可为的。

即使能够像迪瓦茨甚至克里斯·韦伯一样,杨翰森的美职篮之路就已经取得成功。

韦伯是21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大前锋,几乎与加内特一样全能,迪瓦茨能里能外,高位策应堪称一绝。

杨翰森拥有韦伯一样的传球能力,能够像迪瓦茨一样高位策应,可以像姚明一样低位背打,或者像易建联一样进行中远距离投射。

也许他任何一项都无法做得比前人更加出色,但是把四项技能充分开发结合后,他就能够打出属于自己的无解区域。

中国球迷对他寄予厚望,他们太渴望能够有中国球员再次登陆NBA并且打出名堂了。自从姚明、易建联退役后,美职篮对于中国球员来说可谓属于真空地带。

现在杨翰森有很大希望填补这一真空,开拓者队友主教练比卢普斯非常看好杨翰森,他肯定会给杨翰森充足的上场时间,但是成为球队绝对主力不会一蹴而就。

新赛季开拓者队阵容极具年轻化,他们近2个赛季还是以练兵为主,这也有助于杨翰森尽快适应立足美职篮。

还有一点就是,杨翰森拥有超高的球商,他总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了球队进攻的流畅性,这是巅峰期易建联无法做到的。

仅凭这一点来说,杨翰森的上限就远超易建联,未来中国男篮复兴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杨翰森的最终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