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直白了!网传海口某小区贴温馨提示:请某校学生不要在楼道里亲密
别把公共空间当成私人领地,大家的体面,要靠大家来维护。
海口某个小区贴出了一张告示,内容相当直白——让某校学生别在楼道里“过分亲密”。
我第一反应是,这事儿得闹到啥程度,物业才会用这么直接的方式来提醒?
【事情大概是这样】
从网上流传的消息来看,11月10日有网友在海南发帖晒图,说是海口某小区的墙上贴了三张一样的告示。
告示标题写的"温馨提示",但内容可不太温馨——请景山学校的学生注意在楼道里的行为举止。用词非常直白,三张告示贴在墙上,中间那张还被红笔特意圈了出来。
有网友扒出来,这个小区后面就是景山学校,而且租客偏多。
这就能理解了,很多走读的学生可能就租住在这儿。
我特意查了一下,海口景山学校虽然是全日制寄宿学校,但不是全封闭管理,学生可以选择住校或走读。全校2500多人,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小区,一张告示,引发了网上一片热议。
【我想说的是,这事儿不能光怪孩子】
看完这个新闻,我坐那儿想了挺久。
说实话,我不是那种特别会批判别人的人。
我这人比较内向,平时也不太爱跟人争论啥,但看到这种事儿,心里还是挺复杂的。
第一个想法是:这些孩子,可能真的不懂啥叫"公共空间的界限"。
你想啊,十六七岁,正是荷尔蒙旺盛的年纪,对异性有好感很正常。
可问题在于,谁来告诉他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什么地方能做,在什么地方不能做?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老人经常念叨一句话:"在外头得讲规矩,不能给家里丢人。"
虽然听着有点老套,但这话其实就是在教你界限感——什么场合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可现在的孩子呢?很多家长自己都整天在外头忙,孩子丢学校就不管了。
学校呢,也只管成绩,至于学生在外面租房过啥样的生活,好像也管不了那么多。
这就出现了一个监管的真空地带。
家长以为学校在管,学校以为家长在管,房东只管收租,物业只管卫生……最后谁都没管,问题就爆发了。
【更深层的问题:孩子们缺一个"能去的地方"】
我还想到另一个问题,这个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
现在的孩子,真的缺少一个正规的、私密的交流空间。
你说他们想谈个恋爱,想说点悄悄话,能去哪?
家里?家长肯定不让。学校?人多眼杂,老师还盯着。
那他们能去哪?只能找那些没人的角落——楼道、楼梯间、小树林……
我不是说要纵容早恋,但你得承认,青春期的情感萌芽是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
一味地"堵"不是办法,关键是得"疏导"。
学校能不能开设真正有用的青春期教育课?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生理卫生课,而是真正能跟学生谈"什么是爱" "什么是界限" "什么是尊重"的课程。
家长能不能放下架子,跟孩子好好聊聊这些话题?不要一提就脸红,不要一说就骂人,平等地、真诚地去交流。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孩子们只能自己摸索,摸索的过程中,就容易出问题。
【物业也挺无奈的,但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再说回这个告示本身。
我能理解物业的无奈。
你想啊,肯定是有居民投诉了,投诉了不止一次,物业也没辙了,才出此下策。
有网友在评论区还开玩笑说:
"安装一个摄像头解决问题😂"
你别说,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确实也是个办法。
楼道装监控,既能震慑不当行为,也能保护其他居民的安全。
可是,我也得说,这种直接点名学校的做法,可能会伤害更多无辜的学生。
景山学校2500多人,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好好上学、好好生活的。
现在物业这么一贴,外人一看:"哦,景山学校的学生就这样啊。"这对那些啥也没干的学生公平吗?
更妥当的做法,应该是物业先确定具体是哪几个学生,然后直接联系学校,由校方来处理。
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会让整个学校的学生都背骂名。
当然了,我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
能物业也找过学校,也找过家长,但问题一直没解决,才走到这一步。
一张纸条贴出的是尴尬,解决问题还得靠学校、家庭、社区大家一起努力。
【这事儿让我想起一个更大的问题】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租房市场,对未成年人几乎没有监管?
你想啊,把房子租给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房东除了收租,还干啥了?孩子每天几点回来?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出现问题?房东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
这不是说要房东当保姆,但起码的提醒、监督和沟通总该有吧?
尤其是租给未成年学生的房子,房东是不是应该跟学校、跟家长建立一个联系机制?万一孩子出了事,房东难道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小区租客多,本身就意味着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
但恰恰是这种情况,更需要形成合力,而不是各管各的,最后让问题在楼道里"开花"。
【写在最后:别让荷尔蒙占领了理智的高地】
看完这个事儿,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确实需要更多的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做人的界限感、公共空间的规则意识。
青春期不是放纵期,一时的冲动,可能影响一辈子。
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大人们得反思。孩子出了问题,不能光怪孩子。
学校、家长、房东、物业,每个环节都有责任。
我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句话,挺有道理的:"真正的爱是互相成就,而不是在不合时宜的地方放纵。"
楼道是大家回家的路,不是谁的私人领地。
书本里有诗和远方,楼道里只有邻居异样的眼光。
希望这件事能给所有人提个醒——别让荷尔蒙占领了理智的高地,你未来的路还很长。
最后我想说,孩子在前面跑,家长和学校得在后面把方向盘扶好。
一张纸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学校、家庭、社区真正重视起来,形成合力,才能避免类似的尴尬再次发生。
你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