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重工竞逐希腊海军大单,多国争数十亿欧元订单升级计划
“四艘潜艇,二百八十亿,希腊人连钱包都没捂热就被盯上了。”爱琴海的浪头还在拍岸,雅典港口却悄悄搭起擂台,几十亿欧元的大单像烤羊腿一样滴着油,全世界的船厂闻着味就来了。
最先动手的是韩国现代重工,派出一帮西装笔挺的工程师,拎着“孙元一”家族的照片往桌上一甩:九艘里六艘我造的,现在还能把前三艘返老还童,外加升级费三点六亿美元,活干完了,尾款也到手。希腊海军听着数字直点头,酒还没喝完,人家又补了一句,“申彩浩”号也刚交完货,KSS-III计划我全程参与,别光盯着潜艇,护卫舰、补给舰、甲板机械,全套打包要不要?话说到这儿,翻译都忍不住插嘴:老板,这兄弟不只卖潜艇,还想当你的长期饭票。
同一周,韩华海洋扛着“安昌浩”模型溜进国防部大楼,抢在兄弟公司之前刷存在感。瑞典萨博也不吃素,把A26潜艇的PPT提前两天塞到希腊人邮箱里,连咖啡都没喝就撤。德国人把209NG挪到会场门口,法国人扛着鲉鱼进化版堵后门,生怕晚一步连汤都喝不上。
热闹归热闹,希腊人心里门儿清:要的不是便宜,是“留活路”。官方文件白纸黑字写着,新潜艇必须在本国船厂开工,四分之一工序交给本土企业,工人、技术员、配套厂一个都不能少。用一句大白话说,买潜艇顺便买就业,谁不给面子谁出局。
现代重工听完规则,连夜改剧本。原本打算在韩国船坞里一口气焊完,现在只好把钢板切好,分批打包运到希腊。工程师掰着指头算:船壳先焊,分段再运,希腊工人只负责合拢和管线,既满足比例,又能让码头热闹起来。算盘打得噼啪响,就看希腊国防部买不买账。
隔壁的韩华海洋更鸡贼,直接把模型往国防部会议室一摆:船头贴着希腊国旗,船尾写着“雅典制造”,旁边还拉一条横幅,“50%本土工作量可谈”。萨博不甘示弱,把A26的宣传片剪成希腊语,背景全是圣托里尼的蓝顶教堂。德国人干脆把209NG的零件清单印在希腊地图上,每颗螺丝都标上本地供应商名字。法国人手段更绝,现场拉来一位比雷埃夫斯船厂的退休老焊工,拍胸脯说“我年轻时学的就是法式焊接”。
几轮游说完下来,希腊军方代表把各家的文件夹摞成小山,转头问财务:钱包还剩多少?财务翻账本:海军这块预算二十八亿,只占阿喀琉斯之盾总盘子的十分之一,后面还有护卫舰、巡逻艇、无人舰艇排着队。一句话,潜艇只能算前菜,谁能在主菜上桌前抢到筷子,谁就有机会长期坐席。
现代重工的小算盘因此打得更快:先把潜艇合同啃下来,再把韩国海军用过的成熟设备打包卖给希腊,用旧换新,顺带把修船、培训、售后全包圆。希腊船厂空着也是空着,给他们点订单,既能稳住工人,又能堵住议会的嘴。至于瑞典人、德国人、法国人,各有各的套路,但归根到底都要把生产线搬到希腊来,不然连投标书都递不进去。
眼看评审期限只剩几个月,各家代表把酒店当办公室,白天开会夜里改标书。国防部走廊里堆满外卖盒,咖啡机二十四小时轰鸣。有工程师在电梯里抱怨:这比高考还紧张,卷子还没交,隔壁已经交卷出来吃烤肉了。旁边希腊军官哈哈一笑:别慌,我们审卷子也累,谁给本土工人饭碗多,谁就先过线。
消息传到街头,雅典本地论坛炸了锅。有人担心船厂技术底子薄,怕接了大单也干不好;有人兴奋,觉得三十年老潜艇终于要退休,新船新气象;也有人调侃:万一韩国人中标,希腊港口是不是要改名“小蔚山”。最绝的是一条高赞留言:用德国发动机、法国声呐、韩国壳子,最后贴个希腊国旗,这才是北约内部的“拼好饭”。
狂欢背后,国防部悄悄拉了一张风险清单:潜艇国产化比例怎么监督?技术转让会不会留一手?培训周期多长?万一船厂罢工谁来兜底?这些问题没解决,合同落笔前谁都睡不踏实。现代重工听说后,连夜把培训计划从六个月拉到两年,还打包票:韩国技师免费带徒弟,学不会不走。希腊船厂工会一看,先把横幅收起来,说再看看条款。
时间不等人,希腊海军的老潜艇还在海里晃,1970年代下水的“格拉夫科斯”级每次出港,机械师都得多带一桶机油,生怕半路抛锚。士兵私下吐槽:坐这船出海像开爷爷辈的老爷车,声音大、油耗高,雷达屏幕还经常闪雪花。对比之下,2000年后服役的214型还算小伙子,但也到了中年保养期。国防部掐指一算:再不换新,过两年连零件都停产。
于是评审节奏被硬生生提速,原本一年的流程压到半年,专家团、财务团、法律团轮流进场。会议室里投影仪灯泡换了三个,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参数,最后干脆贴便利贴:红色代表风险,绿色代表收益,黄色代表待定。有军官开玩笑说:这比超市清仓还热闹,谁家的折扣标签大,谁就离中标近一步。
现代重工见状,干脆把韩国海军现役的训练模拟器拆下一套,空运过来放在国防部大厅,让军官亲自体验开潜艇打靶。体验完出来,一位少校咂咂嘴:画面比我家游戏机还炫,要是真能用这套系统培训新兵,倒也省事。旁边的法国代表一听,连夜把自家VR头盔也搬来,现场演示潜望镜瞄准,结果头盔没电,尴尬收场。
一周后,希腊本地媒体爆料:评审团内部出现分歧,有人力挺韩国方案,有人坚持欧洲血统。消息一出,欧元汇率都跟着抖三抖。国防部赶紧出来灭火:评审正常进行,不存在偏向。但明眼人都知道,越是辟谣,越说明水底下暗流汹涌。
夜色下的比雷埃夫斯港,吊机还在装卸集装箱,远处老潜艇亮着灯缓缓靠岸,甲板水兵向岸上挥手,像向一个时代告别。岸边烧烤摊的烟冒出来,老板递出一串烤鱿鱼:小伙子,等新潜艇来了,记得还来照顾我生意。水兵笑着点头:只要味道不变,跑再远也回来。
招标结果没出,故事却早早写进海风里。希腊人想要的不只是四条潜艇,而是一张能养活三代船工的长期饭票。韩国、瑞典、德国、法国想给的也不只是潜艇,而是一把打开地中海军火市场的钥匙。谁把饭票和钥匙对上齿,谁就笑到最后。
四个月倒计时,会议室的灯还会亮到后半夜,外卖骑手继续在门口排队。老潜艇的最后一次远航计划已经贴在公告栏,水兵们在群里商量要不要带相机合影。新船的名字也在征集:有人提议用古代英雄,有人说干脆叫“阿喀琉斯之盾”号,纪念这场世纪买买买。
船厂焊机火花四溅,像提前放的庆祝烟花。你觉得谁会把这条大鱼拖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