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砸下“黄金十条”!万亿天空争霸战打响,A股谁能起飞?


当无人机像外卖小哥一样穿梭在写字楼间,楼顶的停机坪上,一架电动飞行器正等着接送你上下班,这种过去只在电影里出现的画面,突然就被广东一纸文件给砸进了现实。这份被称为黄金十条的政策,从给钱、给上市通道,再到解决后顾之忧的保险,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意思很明确:广东要让这片天,先飞起来。

这套打法核心就三个字:不差钱。给企业贷款,政府帮忙贴利息,银行怕有风险?政府来做风险补偿。说白了就是,你大胆去搞,钱的事,有后盾。更直接的是,推动那些做得好的公司去境内外上市,等于给无人机制造商、空管系统供应商这些头部玩家开了个VIP通道,直接从资本市场抽水。就连最让人头疼的安全问题,政策也想到了,专门针对物流、载人飞行搞定制保险。

为什么是广东?这事儿绝不是一时兴起。深圳那个叫大疆的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全国七成的无人机产量都在广东。这地方的产业基础,已经是现成的。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堆城市挤在一起,短途通勤的需求大得吓人,政策一出来,就像把干柴点着了。

这阵风一吹,A股里几类公司可能就先动起来了。造无人机和核心零件的,比如航天彩虹,以前做军用的,现在转民用,政府采购订单一放量,日子就好过了。还有像科创板的中无人机,它的翼龙系列已经在应急通信、森林防火这些领域开始挣钱了,政策的贴息能大大缓解研发烧钱的压力。

光有飞机不行,还得有空中交警。这就要靠空管系统和导航通信了,海格通信搞的北斗导航,已经在不少地方试点低空设备了,天空一开放,它的设备铺设就得加速。四川九洲做的空管系统,以前用在小机场,未来城市里的飞行器多了,它的生意也就来了。

最终,这些技术还是要落地到应用场景才能变现。顺丰旗下的丰翼科技早就在广东搞无人机物流了,政策里专门提到的物流险种,直接就降低了它的运营风险。还有像中信海直,本来是海上石油平台飞行的老大,搞城市空中交通(UAM)这种新业务,简直是顺理成章。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市场规模能到一万亿美元,中国凭着政策优势,很可能要占三成。广东这次的动作,就是想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催熟技术,快速建起一整套生态。但话说回来,都说这是万亿级的新赛道,可真正能从头跑到尾的会有几个?风口上,机会确实多,但风要是停了呢?这片天,究竟谁能说了算,还得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