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考虑援乌“战斧”:剑指俄能源命脉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美乌匿名官员披露,特朗普政府正认真评估乌克兰提出的“战斧”巡航导弹援助请求。特朗普本人明确倾向于通过这一武器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批准乌克兰使用“战斧”摧毁俄炼油厂及贸易港口出口设备,试图以能源收入“断流”削弱俄战争潜力,最终迫使普京重返谈判桌。
这一政策思路的核心,是精准打击俄罗斯经济的“命门”。能源出口长期占俄外贸收入的50%,贡献了约40%的联邦预算,炼油厂与港口设备更是能源外销的关键枢纽 。特朗普在内部会议中直言,若乌军能瘫痪俄黑海沿岸炼油集群与圣彼得堡等港口的装卸系统,将直接切断俄能源出口通道,“让普京没钱买炮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纽约联大期间与特朗普会晤时,正是抓住这一逻辑,明确请求获得射程超2000公里的“战斧”导弹,以打击此前“无法触及的”俄本土纵深目标。
此前美方对援乌远程武器始终设限,曾阻止乌军使用美制ATACMS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如今态度松动,与特朗普对战场态势的判断直接相关。他近期多次称俄罗斯“看上去是一只‘纸老虎’”,认为俄军耗费巨资却未取得实质进展,此时通过经济打击加码施压,“是结束冲突的最佳时机”。按照美方初步评估,“战斧”的低空突防与抗干扰能力,远超乌军现有无人机,对俄防空系统构成更大挑战,可有效打击分散部署的能源设施 。
但这一方案仍面临多重现实阻力。美国防部官员私下坦言,“战斧”库存有限,且乌克兰尚未提出令人信服的目标打击清单,若要瘫痪俄能源出口体系,所需导弹数量远超美方短期可供应规模 。更关键的是俄方的反制风险——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已强硬回应,称俄罗斯是“真正的熊”,并非“纸老虎”,此前美方放松ATACMS使用限制时,俄方曾更新核威慑政策,暗示可能采取升级反制措施 。欧洲盟友也表达担忧,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担心局势失控波及自身安全,欧盟内部对此难以形成统一立场 。
目前,美乌磋商已进入实质阶段,乌克兰官员计划下周赴华盛顿与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会谈,重点敲定武器供应与使用规则。特朗普政府试图在“施压普京”与“避免冲突升级”间寻找平衡,尚未最终承诺取消攻击限制。军事专家指出,即便“战斧”到位,俄已提前将部分关键设施后撤并强化防空,且可通过“影子舰队”维持部分能源出口,单纯依靠武器打击恐难彻底掐断俄经济命脉 。
这场“以弹逼谈”的博弈正进入关键期。特朗普的经济绞杀思路能否落地,不仅考验美乌军事协同能力,更将直接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若“战斧”最终援乌,将标志着美方对冲突的介入达到新高度,而普京是否会如预期“被迫谈判”,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