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做好最坏准备。如若俄罗斯落败,我国需采取这三项措施
现在,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看起来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三年的拉锯战,让人想起1917年俄国革命那段乱局,当时白俄难民潮涌进中国东北和新疆,边境治安一塌糊涂,抢劫事件暴增三倍,当地官府忙得手忙脚乱。
那场灾难的教训至今没忘,现在俄乌战火烧得更猛,俄军在顿涅茨克推进91平方英里,却付出数万伤亡的代价,乌克兰从美国那儿的援助已超1800亿美元,北约32国全被拖下水。
这场代理人战争,俄罗斯实际是在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死磕,如果俄罗斯真撑不住,难民潮很可能再来袭,中国那4300公里的边境线就得严阵以待。
美西方渗透的手段也更狡猾,难民里混进间谍不是不可能,去年就有报道说,类似事件在其他冲突区频发,防不胜防。
更要命的是,北约东扩的狼牙棒直指中国后院。
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再连上中亚,那包围圈越收越紧。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与中国新疆、西藏挨着,一带一路的关键管道和铁路如果被掐断,损失可不是小事。
美军在菲律宾部署新港口,允许补给军舰,这让南海成了潜在的火药桶。
美国的立场明摆着:特朗普二度上台后,把中国当成头号大敌,中亚五国要是倒向西方,中国西部安全就悬了。
相比之下,中国在应对上没含糊,上合组织发挥了大作用,中吉乌铁路一通车,中亚国家每年能赚几十亿美元的真金白银,他们当然知道跟中国合作有实惠。
S-400防空系统部署新疆,拦截范围覆盖几百公里,任何来犯的飞机或导弹都难逃法眼。
这种硬气不是吹的,主权问题上,我们从来不软。
俄罗斯如果垮台,北约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中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判断。
西方对俄的制裁,其实就是对中国的一次预演。
冻结资产、踢出SWIFT系统、封锁技术出口,这些招数太狠了。
拿SWIFT来说,如果中国企业被断,海外业务立马受影响,去年就有数据显示,类似制裁下,俄罗斯出口降了40%,中国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进口量占总量的16%,如果这条线断了,油价气价疯涨,老百姓开车取暖的钱包得出血。
芯片问题还没完全解卡,又要面对全面贸易战。
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报告,2023年全球贸易摩擦增加了20%,中国企业已感受到压力。
但中国不是坐以待毙,内循环建设搞得风生水起,去年各地发消费券好几亿,拉动餐饮和旅游行业,房贷利率降到3.8%,5G基站建了337万个,充电桩新增60万个,这些新基建不只投资,还创造了上百万就业岗位。
去美元化也加速了,跟俄罗斯的人民币结算占比超40%,伊朗和沙特也跟上,这让西方经济绞索的威力减弱了不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越来越深,中东和非洲的贸易额年增15%,这些都是我们应对制裁的底气。
中国在这种变局里,不光防守,还得主动出击。
南海是第一道防线,主权不容商量,如果有人想来搅局,该出手时就出手。
去年南海巡航频次增加了25%,让那些小动作的国家知道中国不好惹。
中东是第二个关键点,调停沙伊复交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中国影响力在扩大,能源合作能让美国在该地区的把柄少很多。
东南亚也得抓紧,特朗普二度掌权后,美国对那儿的注意力可能分散,东盟国家在中美博弈中能起到缓冲作用。
科技上不能被卡脖子,自主创新是王道,像东风-5C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歼-20和航母编队都是护国利器。
台海问题更复杂,美国干预越来越频繁,台独势力还死缠烂打,但中国有底气,政治、军事、经济齐发力,5000年文明不是白给的。
互动一下,你们是不是在想:如果俄罗斯真败了,中国在南海的行动会不会更激烈?
数据看,去年南海军事演习增加了18%,涉及30艘军舰和上百架战机,成功率比前年高12%;中东合作能带动哪些变化?
沙伊复交后,贸易额已涨20%,或许能推动更多和解。
来唠唠你们的看法。
总之,俄乌冲突这镜子照出大国博弈的残酷,俄罗斯要是倒下,北约矛头肯定对准中国,但中国早有准备,地缘政治上守住边境,经济上搞好内循环,战略上主动出击,这三件事缺一不可。
看着中国一步步化危为机,心里真踏实,14亿人的智慧和勇气,能顶住任何风雨。
未来十年是关键期,保持定力,机遇总比挑战多,这盘大棋,中国下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