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钱既是货币,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信用的锚定物,是人们社会经济活动中广泛接受的交易媒介,是衡量物品价值的尺度,是财富储存的工具。说白了钱就是一种社会契约,需要我们大家都信任并建立制度来保障钱的功能。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那时大家都是没有钱的概念,如果我想要什么东西,只能拿我手上有的东西跟他人交换。比如我想吃雪梨,而我手上刚好有苹果,于是我只能去找有雪梨的人交换,这个还需要有雪梨的人刚好喜欢吃苹果才行,不然就会比较麻烦。

所以原始社会阶段,直接是以物品交换物品,比如用谷物交换牲畜等等,主要的问题是大家的需求比较难匹配,而且每个物品的价值都没法衡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有些比较普遍需求的物品,比如谷物、牲畜、盐等就成为了一般等价物,可以用这些大家普遍需求的物品去交换想要的东西。

我国商朝时期就使用海贝作为一般等价物,用海贝来交换物品。后来逐渐出现了仿制的骨贝和铜贝等,用来作为货币。

然而海贝易损坏,无法耐久使用,也没法作价值分割。于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开始出现刀币,而晋国出现布币,秦国出现圜钱。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将天下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币,也就是半两钱。

而同时期的吕底亚王国(现在的土耳其)则铸造了金银合金币,中世纪的欧洲则广泛使用金银币来交易物品。

金属货币的优势是可以耐久使用,容易分割价值。然而金属货币还是略显笨重,且时间长了容易磨损。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诞生于我国宋朝,据说当时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北宋四川(约10世纪),为方便掌控流通,由商人私发的纸币逐渐被改为官府发放。而比我国晚了几个世纪的瑞典银行发行了欧洲首张纸币(大概是17世纪),随后英国也跟进发行纸币。

约19世纪,英国确立了货币与黄金挂钩,这极大的促进国际贸易。银行开始发行可以兑换金银的票据,这也就是现代我们使用的货币前身。

到了20世纪,也就是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到此时整个世界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价值由各国政府信用担保,不再与实物挂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定货币。

现代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效率,出现了电子数字货币,比如信用卡(出现于1950年代)、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还出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如2009年的比特币。2020年我国试点了中国数字人民币,欧洲探索数字欧元等央行数字货币。

以上是钱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货币是逐渐脱离实体了,成为了信用和价值的抽象代表。未来的货币更可能会进一步走向虚拟化、智能化,会更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极大的提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效率。

大家对货币是怎么来的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留言区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