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岛杀手”东风-26D再次试射,美国十年内都追不上中国的步子
美国媒体近期报道称,被称为“关岛杀手”的东风 - 26D导弹再次进行了试射,且其射程已经增长至5000公里。
不久前,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火箭云现象。官方消息表明,这是进行了一次火箭发射试验。然而,美国的《军队识别》网站却持有不同看法,该网站认为这是东风 - 26D改型再次进行公开测试,并且搭载了高超音速弹头,具备海陆目标通吃的强大能力,射程超过5000公里。
当时,许多民众亲眼目睹了这一惊艳场景,还拍摄了大量视频和图片。从这些视频和图片中可以清晰看到,火箭飞行留下的痕迹极为壮观,有明显的二次助推加速迹象。这种迹象是典型的固体燃料火箭燃烧所产生的。而火箭飞行时凝而不散的尾迹,则符合高超音速武器在大气层内滑翔的技术特征。当然,截至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此次发射的就是东风 - 26D,但这却引发了众多人的联想。
在军事技术领域,美国至今都未能攻克高超音速武器这一难关,而中国已经在这个领域领先全球。美国的防务博客网站曾发表文章进行详细阐述,文章指出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形成了多层交融的作战体系,对整个西太平洋地区都具有巨大的威慑力。
文章对各类导弹的作战定位进行了分析。东风 - 17的射程大约在1000公里左右,是攻击第一岛链的核心武器。虽然东风 - 17的装药量不算大,但凭借其乘波体弹头,能够使爱国者导弹系统、萨德导弹系统以及宙斯盾系统等防御系统形同虚设。
它可以对第一岛链上的指挥交通枢纽、机场跑道和防空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破坏性打击。在东风 - 17作为排头兵完成穿透性打击之后,像东风 - 11、东风 - 15这类性能相对简单,但成本更低、数量更多的弹道导弹,可以进行第二波高密度的打击。
而东风 - 26D的作用则更为关键,它将进一步打击5000公里左右的目标。这意味着美国的航母将逐步被推到作战半径之外,无法直接对中国本土进行打击。与此同时,空射的鹰击21、舰射的鹰击 - 17以及潜射的鹰击 - 19,共同组成了更加灵活的反舰体系,这使得美国海军失去了直接影响西太平洋战场的潜力。
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美国没有跟上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步伐,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抗局面,也没有发展出有效的拦截手段,只能对此一筹莫展。
目前,中国对外公开展示的高超音速武器种类繁多。而且,后续的迭代和演变必然需要大量的飞行实验,发射测试也就必不可少。也许在后续,我们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发射场景。反观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明显落后,而且很多相关项目还被砍掉了,几乎砍掉了一大半。照此情形估计,美国至少在十年之内都难以追上中国的发展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