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触底反弹!价格回升背后,谁是大赢家?
当农资板块的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供应链紧张、库存见底,一场关于行业景气度提升的风暴正在悄然降临。百川盈孚的最新分析指出:下周这一势头仍将延续。数据不会说谎——7月4日草甘膦市场价已突破25301元/吨,比昨日上涨500元,较年初最低点上扬接近10%!
一、供需双重驱动,涨价逻辑清晰
1. 供给紧张,多厂降负荷运行
近期华中与华东数家工厂处于低负荷生产状态。据统计,上周草甘膦行业开工率约76.4%,处于近三年同期的高位区间(历史百分位为72%)。然而部分龙头企业因需执行前期堆积订单,生产排期已延续至8月初,当前企业接单节奏良好。
2. 需求端强势支持,外销尤为强劲
25年1至5月期间,“其他非卤化有机磷衍生物”(主要为草甘膦)出口总量激增,达27.19万吨,同比激增13.3%。海外市场需求坚挺,制剂订单充足,有力支撑国内原料需求。
3. 库存锐减至历史低位,供需失衡加剧
在高开工率背景下,终端需求持续增长,草甘膦库存快速消耗。截止7月4日,草甘膦工厂库存已降至3.61万吨,相比年内高点减少5.08万吨,处于近三年11.3%的超低历史百分位,供应趋紧态势明确。
二、产业链受益标的梳理
草甘膦涨价红利正在沿产业链传导,以下公司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头部核心龙头:资源、规模、成本三重领先
兴发集团: 现有草甘膦产能约23万吨/年(合并计算内蒙),原料高度自给,具备显著的产业链优势。
新安股份: 拥有约8万吨草甘膦产能,并具备草甘膦上游原料甘氨酸生产能力,与有机硅业务存在一定协同效应。
江山股份: 草甘膦产能约7万吨/年,南通基地一体化程度高,运营管理成熟。
具备价格弹性的小市值标的:业绩弹性更显著
和邦生物: 约5万吨草甘膦产能,采用天然气等多元化原料路线,生产成本具备竞争优势。
广信股份: 现有草甘膦产能6万吨/年(若含规划则为10万吨),产品线丰富同时涉及杀菌剂业务。
三、投资提示及风险分析
草甘膦此轮涨价由多重利好叠加驱动(供应约束、外需强劲、库存低位),上涨动力充足。但在行业高位运行的同时,投资者需警惕原材料黄磷价格波动、海外农化需求变化超预期、国内产能释放进度提速、环保政策趋严带来的潜在扰动。
作为农资板块的重要品种,草甘膦景气度反转已经初现端倪。在供需格局的转变、库存触底反弹的双重驱动下,优质企业正迎来发展良机。这波上涨行情才刚刚开始?未来行业龙头能否延续价格上涨趋势?我们将继续为您跟踪最新态势。
(本文涉及个股仅作基本面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