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被割,心态炸裂?这6条波段交易铁律,是A股散户的救命绳
朋友,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手机一亮,股票软件给你推了条消息,你点开一看,一片绿油油,绿得你都想当场表演个光合作用。
你的心跳开始加速,手心微微出汗,脑子里两个小人儿疯狂打架。一个说,快跑啊,再不跑裤衩都亏没了!另一个说,别动,万一是技术性调整,是庄家在洗盘呢?
最后你一咬牙一跺脚,卖了。然后第二天,它就给你表演一个原地拔葱,涨停了。
或者反过来,一片红彤彤,红得你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你寻思着,这不得再加点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然后你刚买进去,它就给你演一出高台跳水,直接扎进ICU。
来回几次,你的钱没多少了,但你的心态,先崩了。
所以今天我们聊的,所谓波段操作,本质不是什么屠龙术,而是给你那个随时准备跳楼的心态,安一个劣质的安全绳。它不能保证你发财,但大概率能让你在市场的反复捶打中,不至于直接被送走,还能留口气儿,看看明天的太阳。
很多人推崇的那些所谓“铁律”,在我看来,压根不是律,而是一套对抗人性弱点的机械化装置。你不是在跟市场博弈,你是在跟你自己那个贪婪、恐惧、总想搞个大新闻的原始人脑干博弈。
第一条,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叫“底仓是你的命,波段是你的调味品”。
啥意思?就是你得把你的仓位想象成一个火锅。那50%雷打不动的底仓,就是锅底,是麻辣还是三鲜,它决定了你这顿饭的基本味道,轻易不能换。剩下的仓位,才是你可以涮的毛肚、鸭肠、肥牛卷。
你今天想吃辣点,行情跌了,你觉得便宜,就多下两筷子毛肚(加仓)。明天想清淡点,行情涨了,吃得差不多了,就把刚烫熟的肥牛卷捞起来(减仓)。
但你见过谁吃火锅,吃着吃着把锅底给喝了的?
没有底仓的人,心态就像无根的浮萍。涨了怕踏空,跌了怕归零,市场一个浪打过来,第一个被拍在沙滩上的就是他。底仓的作用,就是用真金白银告诉你:别慌,老子还在这条船上,游戏还没结束。你那个底仓代表的,是你对这家公司基本面的信任,信任它不是一份P得妈都不认识的体检报告,肝上的阴影虽然小,但确实没有。
第二条,下跌时别一次性把子弹打光,那是莽夫。
市场一跌,总有人跟打了鸡血一样,高喊“别人恐惧我贪婪”,然后一把梭哈,结果发现自己贪婪在了半山腰,后面还有万丈深渊。
股价跌了。你觉得便宜。你冲了进去。——这是韭菜抄底三连。
凭什么你就觉得你能精准抄到底?你以为你是穿越回来的吗?
正确的姿势是,把下跌想象成一场打折季。LV五折了,你很激动,但你不知道明天会不会骨折。所以,先用两成仓位买个钥匙扣试试水。如果它继续跌到三折,再加一成仓买个钱包。始终留着现金,那是你最后的尊严,也是你在极端行情里翻盘的唯一可能。子弹永远不能一次性打光,不然当市场真的遍地黄金时,你只能趴在地上干舔。
第三条,上涨时别总想着卖在最高点,那是神仙。
股价涨了。你飘了。你想再等等。——这是踏空标准流程。
真到了顶点你敢卖吗?别骗自己了,你只会截个-图发朋友圈然后继续做梦,直到它一根大阴线把你打回现实。
波段仓玩儿的就是一个心态,四个大字,快种快收。别跟它谈恋爱,它不配。涨10%,卖一点,解解馋。涨20%,再卖一点,换辆小电驴。涨超过30%,除了锅底,其他的菜都别留了,吃多了伤胃。
商战就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市场也一样,波段操作不是让你KO对手,而是让你通过不断的小拳拳,点数取胜。总想着一击毙命的,最后往往是被一击毙命的那个。
第四条,分红再投,让时间的狗拉雪橇。
很多人看不起分红那点小钱,觉得还不够吃顿海底捞。但把时间拉长到十年维度,这玩意儿就是复利的魅力。每次分红到账,别拿去消费升级,直接买成股票,变成你火锅锅底的一部分。
这个动作极其枯燥,极其反人性,但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滚雪球机器。十年后,你回头一看,可能光是分红再投的部分,就帮你把成本干下去一大截。这不叫投机,这叫种树,属于老实人的阳谋。
第五条,给你的波段仓上个“纪律的紧箍咒”。
底仓和波段仓,必须是两种人格。底仓是价值投资的巴菲特,不到公司基本面毁灭绝不卖出。波段仓是快进快出的索罗斯,发现苗头不对,跑得比谁都快。
所以,波段仓必须有铁的止损纪律。比如买入后跌了8%,别问为什么,别给它找理由,直接砍。疼不疼?疼。但这是截肢保命,总比全身溃烂要好。很多人的巨亏,都不是来自一次暴跌,而是来自一次次小亏损之后,那该死的“再等等看”的幻想。

第六条,牛市里管住手,熊市里管住腿。
市场最魔幻的地方在于,牛市的疯狂和熊市的凄凉,都远超你的想象。
当隔壁买菜大妈都在跟你讨论代码的时候,牛市就进入了高危区。这时候,你的火锅锅底,可以从5成减到3成。把一部分利润兑现,落袋为安。但千万别清仓,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把火会烧多久。牛市不是风口,是火山口,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能借着热气流起飞,但大多数人最后的归宿都是变成一撮碳水小烧烤。留点底仓,是让你既能分一杯羹,又不至于在火山喷发时站在正中心。
很多人把牛市里凭运气赚的钱,当成了自己牛逼的证明,那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等到熊市一巴掌扇过来,才知道谁在裸泳。
而在熊市里,遍地都是打骨折的资产,但没人敢买,因为不知道底下还有没有地窖。这时候就更不能随便动你的底仓去加仓,正确的做法,是用你那部分波段资金,像工兵排雷一样,小批量、分批次地去试探。今天买一成,明天再买一成,用最小的成本去感知市场的温度。直到战场上出现明确的信号,比如放量长阳,你才能吹响总攻的号角。
说到底,这套所谓的“铁律”,没有一条是教你如何预测市场的。
它所有的核心,都在教你一件事:如何管理你自己。
管理你的心态,管理你的仓位,管理你的贪婪和恐惧。它把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博弈问题,简化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机械化的应对流程。
这套流程不好玩,不刺激,甚至有点反人性。
但它能让你活下去。
在资本这个血肉磨盘里,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