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热起,新赛季11名球员启程海外联赛,都有谁
“11个小伙集体出国抢饭碗,工资低到两千欧,图啥?”
杨瀚森先把行李塞进NBA球馆的储物柜,回头冲镜头咧嘴笑,那表情像刚抢到演唱会前排门票。三场夏联下来,11.7分、4板、3.3助攻、2帽,数字看着不炸,但懂球的老哥都懂,这才叫全面。更狠的是,他把体重从118公斤干到122公斤,线条像刀削出来,对抗直接升级。留在NBA体系,他图的是每天都能和狠人过招,不是回来打养生球。
曾凡博那边就没这么顺。篮网最后一个双向合同像公交车最后一班,挤爆了人。格兰特·尼尔森、泰瑞斯·塞缪尔都在排队,他得用表现把门踹开。试训合同只是门票,能不能上车,全看这几周他在训练场把汗水拧干到什么程度。
NCAA那边,赵维伦和王俊杰已经套上旧金山大学的23号和35号球衣,一个在后卫线玩节奏,一个在前场硬凿。淡厚然飞到西雅图大学,继续他的飞天遁地。郇斯楠还在挑学校,名校offer堆成小山,他得像挑外卖一样,选个最合胃口的。四个人目标一致:在NCAA的绞肉机里滚一圈,回来至少能扛住CBA的对抗。
朱正和林葳在美国走另一条路。林葳被德克萨斯传奇选过,但他嫌不够,想冲NCAA。朱正更绝,直接转学去全美顶尖高中,打OTE联赛,提前感受美式青训的狠劲。这俩小子,一个想跳级,一个想补课,算盘打得啪啪响。
西班牙那边,余嘉豪已经在毕尔巴鄂打了三场,最高17分11板2帽,数据亮眼。工资?2000欧,折合人民币不到一万五,在国内都不够买双限量版球鞋。但他愿意,因为对抗强度和国内完全两码事。张峻豪和黄秋实更惨,国内禁赛三年,跑西甲U22联赛续命,不拼就真凉了。
留洋不是旅游,是玩命。语言关、战术关、上场时间关,关关要命。杨瀚森得先学会在垃圾时间抢篮板,曾凡博得在训练赛里把队友打服,赵维伦得在NCAA的快节奏里不掉链子,余嘉豪得在2000欧的月薪里找到尊严。每一步都是刀口舔血。
国内俱乐部也不是傻子,送球员出去,图的是将来能卖个好价钱。但得算清楚账:球员在海外涨球,回来能不能直接提升球队战力?要是出去转一圈,回来还是老样子,这买卖就亏了。所以合同细节、训练计划、比赛录像,都得一条条抠。
球迷更直接,谁在海外打得好,谁就是下一个“全村希望”。杨瀚森要是能在NBA站稳脚跟,CBA立马多一堆模仿他打法的少年。曾凡博要是拿到双向合同,篮网的国内收视率能涨三成。赵维伦和王俊杰要是带队在NCAA赢几场硬仗,回国就是流量密码。这就是现实,数据说话,流量买单。
但别忘了,留洋也可能翻车。适应不了战术,坐穿板凳;语言不过关,教练布置战术像听天书;对抗强度太大,直接受伤。这些坑,每个出去的都得踩一遍。能爬出来的,才算赢。
11个人,11条路,有人冲NBA,有人混NCAA,有人跑欧洲,有人混高中联赛。目的地不同,目标一样:在更高水平的舞台上,把自己的上限再往上拔一截。至于谁能真混出来,谁半路打道回府,明年这时候再看名单,一目了然。
你觉得这波留洋潮,谁能最先站稳脚跟?
#秋日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