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这座桥终于通了!告别二十年拥堵,背后更有大文章
开上新墨水河1号桥的感觉,就一个字:顺。那种没了堵车心烦的顺畅,让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老胶州人都有点不习惯。油门踩下去,车流就这么滑过去了,好像之前二十多年每天早晚高峰的喇叭声和走走停停,都是一场模糊的梦。
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老桥,1999年建的,双向两车道,像个瓶颈,每天准时把路堵得死死的。那会儿你要是跟人约在河对岸吃饭,都得把堵在桥上的半小时给算进去,不然保证迟到。那座桥,承载了二十多年的车来人往,也积攒了二十多年的牢骚和无奈。
拆一座才二十来岁的桥,听上去有点可惜。但光骂交通堵,其实没骂到点子上。真正的大家伙,在上游呢。官路水库,这个胶东半岛规模最大的调蓄水库工程,自2022年启动,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它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下游的一切。老桥的高度和宽度,已经跟不上这个巨人的“胃口”了,万一哪年雨水真多了,水库要行洪,老桥那小身板可顶不住。
所以,这桥,非改不可。
工程启动后,李孟路部分路段一封,周边居民的出行路线图得重新规划。市水利局的齐洪波他们,估计那段时间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一边要盯着施工队,确保技术过硬,不能出一点差错;一边还得琢磨怎么让绕路的居民能少点抱怨。这种工程,最怕的就是细节出问题,一个环节卡住,整个工期就得拖。据说项目部为这事儿没少开会,各种预案做了好几套,就怕万一。
现在好了,桥面加高加宽,崭新的标线刚刚施划完毕,在阳光下特别显眼。施工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一切都有条不紊。这不光是让每天过河的几万辆车跑得更欢,更重要的是,头顶上那个叫官路水库的“大水盆”就算哪天真要发脾气,这桥也能稳稳地扛住。这才是看不见的里子,比看得见的面子重要得多。
一座桥,连接的好像不只是河的两岸。它连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连着无数人每天上下班路上那被节省下来的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舒心。有时候,最好的民生工程,就是让你几乎忘了它曾经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