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龙勇斩李克用五名太保,其十三太保仅余李嗣源、李存勖在世


咱先聊聊当时唐营的处境,其实那会儿已经挺难了 —— 之前刘知远被王彦章伤了,他可是唐营里少有的能跟王彦章对上几回合的人,这一伤,营里上下都有点提不起劲,李克用更是整天皱着眉头,连饭都吃不下多少。

就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营里的斥候突然慌慌张张跑进来,说营门外有梁兵叫阵,可带头的不是王彦章,换了个生面孔。李克用一听这话,眼睛立马亮了点 —— 毕竟王彦章的厉害他是领教过的,现在换了人,他琢磨着说不定能赢一场,给大伙提提士气。于是赶紧让人整队,自己带着满营将领就出了营。

到了阵前,李克用眯着眼一瞧,对面那梁将确实跟王彦章有点像,身形魁梧得跟铁塔似的,手里攥着杆大枪,枪头在太阳底下闪着光,看着就不好惹。但李克用没多想,直接喊五太保李存龙去应战,还特意嘱咐六太保李存虎、八太保李存豹在后面盯着,要是情况不对就赶紧上去帮衬。

李存龙催马冲过去,嗓门挺大,让对方报上名来。结果那梁将胸脯一挺,说自己是王彦章的弟弟,叫王彦龙。李存龙一听,心里还挺不服气 —— 之前打不过王彦章已经够窝囊了,现在碰上个弟弟,还能输了不成?可真交上手,他才知道自己想简单了。

王彦龙的枪法看着跟王彦章有点像,耍得又快又有力,枪尖总往李存龙的要害上戳。没几招下来,李存龙的胳膊就开始发酸,手里的枪都有点握不稳。李存虎和李存豹在后面看得着急,赶紧拍马冲上去想帮忙,可还是慢了一步 —— 王彦龙趁着李存龙分神的工夫,挺枪就刺,直接把李存龙挑落马下,连哼都没哼一声。

李克用在后面看得心都揪紧了,他知道李存虎和李存豹的本事也不如王彦龙,这时候哪还顾得上什么一对一的规矩?赶紧挥手让九太保李存江、十太保李存海、十二太保李存受也上去,想着五个人一起上,就算打不赢,总能撑一会儿吧?可谁知道,这五个人上去还是白搭。

说实在的,李克用这十三太保,咱得客观说,除了后来来救场的李存孝,还有去搬兵的大太保李嗣源,剩下的大多就是平时看着威风,真遇上硬茬就不行了。他们跟王彦龙打了没一会儿,就明显落了下风,一个个被逼得只有招架的份,没还手的力气。没过多久,王彦龙就跟扎稻草人似的,一枪一个,把这五个太保全挑落马下,地上一下子就躺了一片,唐营这边的人看着都傻了眼。

李克用亲眼看着五个干儿子就这么没了,当时就 “哎呀” 一声,身子一软就往后倒。旁边的将领赶紧扶住他,掐人中的掐人中,拍后背的拍后背,好不容易才把他救醒。他一醒过来,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一边哭一边喊着要亲自上阵,说要给这五个太保报仇。

李克用这脾气,咱也得说句实在的,是真倔。他认定的事,十个人拉都拉不住,再说他是晋王,身份在那儿摆着,谁也不敢硬拦。大伙只能在旁边提心吊胆的,看着他翻身上马,拎着那把随身的定唐刀,怒气冲冲地冲了上去。

他到了王彦龙跟前,根本没废话,举着刀就往王彦龙身上劈,那股狠劲,看着都吓人。王彦龙举枪接住这一刀,还暗自发了个愣 —— 没想到李克用这么大年纪了,力气还这么足。可老话讲得好,人老了就拼不过筋骨了,李克用那时候都八十四了,刚开始凭着一股急劲儿还能劈几刀,没一会儿就喘得跟拉风箱似的,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只能拨马往回跑。

可越急越容易出乱子,李克用跑着跑着,居然跑错了方向 —— 没往唐营跑,反而往鸡宝山北边的山沟里去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王彦龙正紧紧追在后面,马蹄声听得清清楚楚,根本没机会掉头。他一路跑到山脚下,实在跑不动了,下马扶着棵树直喘气,回头一看,王彦龙的马都快到跟前了,心里一下子就凉了。

他仰着头叹了口气,声音特别落寞,说:“看来老天爷是不帮大唐了,我李克用今天就要死在这儿了。” 说着就拔出腰里的佩剑,就要往脖子上抹。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东南方向突然传来几声炮响,紧接着就听见一阵马蹄声,“轰隆隆” 的,跟打雷似的,一队人马飞快地冲了过来。

李克用眯着眼睛一看,那队人打的是飞虎军的旗号,领头的大将看着个子不高,身材也瘦,但精气神特别足,手里还拿着一条禹王神槊 —— 不是别人,正是十三太保里最能打的飞虎将军李存孝!王彦龙本来还追得挺紧,一看见李存孝,手里的枪都顿了一下,明显也知道这位的厉害。

李存孝没等王彦龙反应过来,就催马冲上去,一槊就把王彦龙的枪挡开了,直接把他拦在了离李克用几步远的地方。两人交上手,王彦龙明显有点吃不消,之前对付那五个太保的劲头全没了,没一会儿就被逼得连连后退,枪杆上的软鞭还被李存孝的槊刃削断了一截。旁边唐营的人一看救兵到了,也跟着冲了上去,两军一下子就混战起来,一直打到天黑,梁兵才慢慢撤了回去。

这时候再算李克用的十三太保,就真没剩几个了 —— 去飞虎山搬兵的李嗣源还没回来,押运粮草的李存勖也没赶上这场仗,算下来就只剩这两个人活着了。其他的,不是之前战死的,就是这次被王彦龙挑落马下的,帅帐里一下子就空了不少。

聊到这儿,我也想说说自己的想法。首先,王彦龙的本事是真的没话说,能跟着王彦章学枪法,还能在大梁闯出点名堂,肯定不是花架子。他对付那五个太保的时候,一点都不慌,就算被五个人围着,也能找到机会一个个解决,这实力确实比那些太保强太多了。

然后就是李克用这边,咱得客观说,他的十三太保名声是响,但真能打的没几个。除了李存孝和李嗣源,剩下的大多就是靠着晋王的名头撑场面,实战经验和武艺都差了点。这次一下子折了五个,虽然让人觉得可惜,但也算是情理之中 —— 实力差距摆在那儿,就算人多,也打不过真有本事的。

还有李克用当时的反应,我也能理解。那么多干儿子,一下子没了五个,换谁都受不了,想亲自上阵报仇也是人之常情。但他毕竟年纪大了,冲动之下上阵,不仅没报仇,还差点把自己的命搭进去,甚至想自杀,这就有点太冲动了。要是当时李存孝没及时赶到,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另外,我也觉得挺唏嘘的,乱世里的人命真的太脆弱了。前一天可能还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兄弟,第二天就可能死在战场上。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曾经多威风啊,到最后就只剩两个人,想想都觉得难过。不过话说回来,李嗣源和李存勖能活下来,也算是运气好 —— 一个去搬兵,一个押粮草,刚好没赶上这场送命的仗,要是他们当时也在阵前,说不定结果也一样。

聊到这儿,我也想问问你们的想法。你们觉得要是李嗣源当时没去搬兵,而是留在营里,他会不会也像其他太保一样,折在王彦龙手里?毕竟李嗣源的武艺虽然比其他太保强,但跟王彦龙比,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还有,李克用当时跑错了方向,你们觉得这是关键失误吗?要是他没跑错,有没有可能撑到李存孝来救他?

还有一点,王彦龙虽然杀了五个太保,本事也大,但他毕竟是梁将,是唐营的敌人。你们觉得他这种狠辣的打法,在乱世里是必要的生存手段,还是有点太过了?要是当时那五个太保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硬上,会不会还有活路?

另外,李存孝后来救了李克用,也打退了王彦龙,你们觉得要是没有李存孝,唐营当时能撑得住吗?李克用会不会真的死在鸡宝山?还有,剩下的李嗣源和李存勖,你们觉得他们后来看到营里的情况,心里会是什么感受?是庆幸自己没赶上,还是会为死去的兄弟难过?

这些问题我想了挺久,也没什么标准答案,毕竟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你们要是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咱们一起聊聊这段往事。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