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被以色列打醒了?伊朗想买歼10和红旗9,但中国不一定卖了
2025年6月25日,伊朗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匆匆飞抵青岛。 在上合组织防长会议的间隙,他紧盯中国052D驱逐舰的雷达屏幕,手指反复摩挲着控制台边缘的金属涂层,转头对随行军官低声说:“我们需要这样的眼睛。 ”这一幕被现场记者精准捕捉,成为次日国际版面的头条。
一、12天战争:老战机撞上隐身墙
就在防长访华前两周,伊朗的天空被撕开了遮羞布。 以色列出动129架战机深入伊朗领空,包括F-35I隐形战机和电子战机编队。 德黑兰的防空警报响彻云霄,但63架F-4“鬼怪”和41架F-14“雄猫”——这些巴列维王朝时期采购的老古董——甚至连起飞拦截的机会都没有。
12天内,伊朗空军30%主力战机变成跑道上的废铁,S-300防空导弹刚开机就被电磁压制,发射的导弹像无头苍蝇般坠向荒漠。
俄罗斯的鸽子式交货:苏-35变泡影伊朗空军司令哈米德·瓦赫迪的办公桌上,至今摆着2023年与俄罗斯签署的苏-35采购合同。 白纸黑字写着“25架重型战机”,但两年过去只收到4架。俄乌战场吞噬了俄罗斯90%的军工产能,连伊朗送去大修的坦克都被俄军扣下自用。 纳西尔扎德登机赴华前,莫斯科的答复仍是冰冷的“产能不足”。
三、歼-10CE的诱惑:半价战机与实战神话
青岛某军用机场的机库里,纳西尔扎德坐进歼-10CE驾驶舱。 这款单价仅4000万美元(西方同级战机一半价格)的中型战机,搭载着探测260公里的氮化镓雷达。
伊朗防长手里的平板电脑循环播放着一段视频:2025年5月7日,巴基斯坦飞行员驾驶同款战机,在克什米尔上空用霹雳-15导弹击落3架印度“阵风”。 屏幕数据显示,PL-15E在180公里外锁定目标,而法式导弹的射程只有140公里。
四、红旗-9的算盘:拦截F-35的底牌
在参观红旗-9BE防空系统时,伊朗工程师反复追问电子对抗参数。 以色列空袭中,F-35I凭借隐身性能在60公里距离才被伊朗雷达发现——这个距离刚好是俄制S-300拦截的极限。
而红旗-9BE的抗干扰能力曾在土耳其测试中击落模拟弹道导弹,其200公里覆盖半径可庇护德黑兰核心区。
五、石油换战机的困局:人民币结算暗礁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提出“每日50万桶原油换装备”的方案,但中方的回应很明确:只要数字人民币现金结算。 2015年和2020年两次军购谈判流产,皆因伊朗试图用石油抵账。
这次美国虽松口允许中国进口伊朗原油,但央行的外汇储备仅够支付首批10架歼-10CE,连配套的霹雳-15导弹都要分期采购。
六、盟友暗雷:印度协议激怒巴基斯坦
纳西尔扎德没料到的是,他公文包里那份《印伊全天候战略伙伴协议》正引发连锁反应。 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在伊以冲突初期高呼“伊斯兰兄弟团结”,得知伊朗与印度签约后立刻改口:“不会与德黑兰有任何军事合作。 ”中国向巴铁出口歼-10CE时曾提供全套体系支持,但对伊朗只肯卖裸机——少了预警机和数据链支撑的战机,可能重蹈印度“阵风”被击落的覆辙。
七、技术转让红线:想要生产线? 没门!
德黑兰谈判代表提出引进歼-10CE生产线时,中方工程师指着发动机尾喷口的镍基合金叶片摇头:“这材料你们二十年都造不出。 ”当年出口巴基斯坦时,中国派出500人技术团队常驻基地,但WS-10B发动机核心参数始终未移交。
伊朗国内军工间谍案频发,革命卫队将领接连遇刺,没人敢把雷达抗干扰代码存在德黑兰的服务器里。
美以反制:铁穹系统的技术警告以色列驻华使馆武官私下放话:“卖给伊朗一架歼-10C,我们就断供一家中国半导体企业。 ”2024年以方向印度出售“铁穹”系统时,特意声明“不含中国技术”,直刺中国军工软肋。五角大楼则翻出《以制裁反制美国敌人法案》预案,威胁对参与交易的中国企业断供EDA芯片设计软件——这会让中芯国际的7纳米生产线瘫痪。
九、上合框架内的折中:40架简配版试水?
青岛会议闭幕当晚,纳西尔扎德带走一份非正式提案:中方可能提供40架阉割版歼-10CE(雷达降级为机械扫描、导弹射程缩至120公里),优先部署伊斯法罕核设施周边。
但条件是必须用人民币现金结算,且由上合组织监督装备用途。 这笔价值32亿美元的交易,相当于伊朗年度军费预算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