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牛市要来了?老股民蹲茶馆聊:现在买可能像当年错过白酒


医药股牛市要来了?老股民蹲茶馆聊:现在买可能像当年错过白酒

最近和几个炒了十几年股的老伙计蹲在小区门口茶馆里,茶杯碰得叮当响。话题绕来绕去,最后都落到医药股上——"这波要是抓不住,可能又得拍几年大腿。"老张拍着大腿直叹气,"当年白酒涨的时候我没敢追,现在医药股要是重演,可不能再漏了。"

说起来,医药股最近确实有点"热乎劲儿"。就拿创新药来说,去年这时候还在讨论"研发烧钱能不能出头",今年再看,不少票已经悄悄翻了倍。我翻了下Wind数据,截至上个月,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年内涨幅超20%,里头的龙头股像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股价较年初低点涨了三成不止。茶馆里做私募的老李敲着桌子笑:"这哪是炒股票?分明是押中了时代趋势。"

为啥说趋势来了?咱们身边事儿最实在。上周陪老妈去社区医院拿降压药,排队半小时,好些大爷大妈手里攥着抗癌药、降糖药的单子。"现在退休了,谁没个慢性病?"排在前面的王阿姨跟我念叨,"我闺女还给我买了维生素、钙片,说比吃保健品实在。"国家统计局数据也佐证了这点——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9亿,占总人口20.5%,慢性病患者超3亿。这庞大的需求,就像烧得旺的炉子,医药股就是那被烤得发烫的铁板。

不过要说最"憋屈"的,还得是品牌中药。老股民都懂,2015年白酒股启动前,多少人觉得"喝酒误事"?等反应过来,茅台股价已经翻了几十倍。现在的中药有点像那时的白酒——创新药像先锋队,已经冲在前面;品牌中药像主力军,还在蓄势。我去中药房抓过几次药,老药工边称药材边跟我唠:"现在年轻人也认中药了,感冒发烧不愿吃西药,非得抓两副汤剂;家里有老人的,更爱买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当'救命药'。"中证中药指数显示,尽管今年中药板块涨幅不如创新药,但近半年资金流入明显,不少个股底部放量,像是在攒着劲儿往上窜。

有人要问了:"现在买中药,会不会追高?"我跟老伙计们讨论过,结论是"急不得,但别错过"。就像当年白酒涨起来前,茅台在2013年塑化剂风波里跌到过118元,五粮液跌到过15元。现在的中药股,不少龙头企业估值还在历史低位,片仔癀市盈率不到40倍,云南白药不到25倍。反观创新药,龙头股市盈率普遍过百。茶馆里做医药研究员的小周插了句:"政策也在使劲儿——医保谈判对创新药倾斜,中药经典名方简化审批,这都是实打实的利好。"

说到底,投资这事儿,最怕"后知后觉"。当年白酒涨起来时,有人说"泡沫大";等泡沫破了,又说"白酒没落了"。可你看现在,茅台还是A股的"定海神针",白酒股依然是机构的"压舱石"。医药股这轮行情,本质上是"健康需求"的集中爆发——咱们老百姓越来越愿意为健康花钱,政策越来越支持创新和传统医药发展,资金越来越往"长坡厚雪"的赛道跑。

散场时,老张拍着我肩膀说:"明儿我就把仓位调调,先捡点中药股垫垫底。"我没接话,心里却想着上个月陪亲戚去中医院,大夫开的药方里有片仔癀成分,亲戚跑了好几家药店才买到。你看,需求就摆在这儿,市场的热度就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

经典语句:"投资像熬中药,火候到了,香味自然就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