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出连环利好,可惜资金是风使舵!


最近新能源圈炸开了锅,固态电池这个"未来之星"突然站上了风口。宝马都开始测试全固态电池车型了,国内企业也在疯狂布局。按理说这种级别的产业变革,应该遍地是黄金才对。

但面对固态电池前期不断超高,恐高的朋友有好多。总觉得炒高了就不行了。不是说新能源不行,而是炒作总是尤其自身的规律。固态电池能对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重大提升,自然是每次进展都会被关注。

当然公司是公司,炒作是炒作,这里面不同的地方也是极大,不能混淆。否则会落入陷阱。

一、牛市四大致命幻觉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在投资路上总结的"牛市四大陷阱":

第一是"持股待涨"的惰性思维。

第二是"只做热点"的从众心理。

第三是"强者恒强"的线性思维。.

第四是"超跌反弹"的赌博心理。

很多人觉得牛市拿着就能赚,但数据告诉我们,即便是大牛市,个股分化也极其严重。就像去年黄金暴涨时,菜百股份的走势就很有意思。金价涨它反而跌,为什么?因为"机构库存"数据在持续减少。

比如菜百股份,由于金价屡创新高,市场普遍认为对金饰品、宝石等也将有利好。业绩方面也不错,菜百股份业绩增长16%不算差,股价之前一直在调整,并未上涨,因此也不存在利好提前消化。8倍市盈率也不算高,从走势和基本面来看,很容易得出该股黄金上涨的阶段,会触底反弹的结论。但是结果却是,“机构库存”数据持续减少,说明机构已经放弃了,不出所料,之后股价又创出新低。

但是时过境迁,诡异的是,2025年金价也是乱涨,结果这股票表现是大变脸,就是一路上涨,你说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任何区别,还是同样的主营,同样的题材,唯一的变化,就是机构资金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也就是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在不断活跃。

再比如去年热炒的华为海思概念股,由于2024年9月9日海思时隔四年重开发布会,所以市场高度关注。因此作为华为海思的合作商天邑股份被机构盯上了。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我为什么说是被机构盯上了,就是因为只要用系统去观察该股的「机构交易特征」,就能发现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说明机构在积极参与。该股从2024年7月31日开始持续,但彼时股价并没有上涨,甚至在2024年8月2日海思发布会公告之后反而下跌,看上去就是提前炒作,然后见光死。

实际,眼下的情形,不用多想着外界变化,做好自己就行。规律就是只有机构积极参与,才能走出波段。如果机构此刻都打退堂鼓的股票,靠散户有信心,压根没用。

但实际上,机构一直在积极参与。等到2024年8月下旬,这个概念升温,立马就借题发挥,爆发一把。

三、用数据穿透市场迷雾

我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市场永远在说谎。K线会说谎,消息会说谎,甚至财报都会说谎。但有一个东西不会——那就是真金白银的交易数据。

就像现在固态电池这么火,但你知道哪些公司是真正有机构在持续介入的吗?哪些只是游资炒作的昙花一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数据里。

记得刚接触量化交易时,我总喜欢预测明天是涨是跌。后来才发现这有多可笑。现在的我只看两件事:第一是市场正在发生什么;第二是机构正在做什么。这两件事,用对工具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